坦白来讲,陆客去台湾,不容易啊。办完“两证”真是觉得有些烦了。身未动,心已疲。老实说,还没去济州岛方便,机票+护照99.9%一路畅通。但,台湾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儿且让人平心静气的地方。虽不容易去,可只要去了,就很容易玩...

都说“人是台湾最美的风景”,深有体会。无论是在捷运里,还是街道旁,都被一种温热贯穿流淌着。台湾人之亲切绝无愧于“博爱”二字。我想,这种根基性的民风一定是多年来形成的,使得整个社会被博爱温情所浸润、滋养。然而,博爱却也具有“传染性”。

外人来到此地,立刻会为这种氛围所感染、带动,愿意多说几句平时羞于开口的“谢谢”和“抱歉”。

其实,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文明发展水平很简单。

根本不必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只需留意过斑马线或路口右转时,机动车是否礼让行人。

出发前曾浏览过很多关于“台湾人事物”的游记,林林总总,很是向往。同时以往的经历也令我深刻的意识到,每个人的旅行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实在不必仿效。因为每去到一个地方,我们所遇见的人、事、物都是多维度的,怎可能一般无二copy别人的旅途?写这篇游记只为纪念,但如果细微琐碎之处稍能帮到别人,也是好的。

有一种温热,叫做台湾...

-------------------------

我的新浪微博

唯巫主义

-------------------------

?行程+交通:北京-台北-花莲(2晚)-高雄(2晚)-台北(4晚)-北京,共9天8晚。.4.11北京飞香港,转机台北,乘坐台铁去花莲,宿花莲;.4.13花莲乘坐台铁去高雄,宿高雄;.4.15高雄乘坐高铁去台北,宿台北;.4.19台北飞香港,香港机场购物逛5小时,转机回北京。

9天时间,花莲、高雄、垦丁、枋寮、台北、九份等城镇乡均有游览。

用这个行程揭开台湾之行的第一天篇章,着实有些重口味了。北京直飞台北的航班比香港转机贵两千多元,心想去香港机场逛一逛也行,就预定了双程转机的票。如果首飞和转机是同一间航空公司(我的都是香港航空),可以申请行李直挂,不用自己搬箱子转机。从香港飞到台北的时间一小时多一点,随意享用一块点心再喝杯茶,就到了。

这一天,注定是疲惫的。环岛游台湾有两条铁路线,东部的是台铁,西部的是高铁,可以饱览台湾岛海岸沿线风光。台北到花莲,坐台铁。高雄到台北,坐高铁。之前在台湾铁路网站预定了台铁和高铁的车票,从桃园机场乘坐大巴到台北车站后取票上火车。飞机、大巴、火车。北京、香港、台北。目的地,花莲。从早到晚,四个城市,置身于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感中,早已不知疲惫是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铁便当”。这种便当只要TWD60(按当天汇率折合¥12),看上去干净整洁,味道不错。

四小时后,抵达花莲。出站后,迎接我的是微湿的街道和细雨绵绵。四月,花莲已进入梅雨季。经过与这四个城市的分分离离,最终踏入了酒店客房。扔下箱子,取出拖鞋,扑倒在床上。回想这一天之间,旅途中经历的种种,神经颇有些亢奋到对疲惫无感。洗过澡,全身放松下来后,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被细雨晕染放大的街灯,感觉才有些真实。啊...我真的来了,台湾。

“太鲁阁没有阁哦!”这是向导苏先生在自我介绍后的第一句话。我被这幽默的开场白逗笑。花莲的旅游交通不很便利,包车游览是首选。因此昨晚在酒店报名参加了当地的小旅社一日游项目,散客七人共乘一辆车由向导陪同游览。太鲁阁国家公园一定要去,峡谷和断崖是特色。一路上有石滩和溪水相伴,山间云雾缭绕,草木葳蕤,时而掠过几只燕子,动静结合,风光无限。

再来说说这车上的七人。两个北京人,四个上海人,一个台北人,一个日本人。向导苏先生是花莲的原住民。这七八个人俨然一个临时组成的小社会,各种方言混合起来刺激着我的交感神经。上一句还是闽南语,下一句马上用日语回答,接着就是上海话、国语,再就是客家话……相对来说,我和同伴的北京话就略显弱势,全民可懂性几乎99.9%吧。^^

最开始只听见那位上海女士和台北女士一直在说日语,以为她们都是台北人。后来偶尔多聊了一些才知道,她是上海人。

总之,在太鲁阁游玩的这一天,脑细胞被各种方言和语言充斥着,感觉自己险些不会说普通话了。

不仅太鲁阁没有阁,七星潭也没有潭。据说,清代时,七星潭有着大小不同的湿地和湖泊,后来在日本侵统时期被填平。现在,这里是一片海湾。

从东面的太平洋上吹过阵阵咸湿的海风,时而有海钓者坐在岸边出神的望着海面。阴天时,海水颜色显得深沉,翠蓝色的浪涌上岸边瞬间化作白色泡沫。这里没有沙滩,有的是一颗颗卵圆形的石砾。因此,泡沫海浪与圆形卵石成了七星潭独有的风景。假若穿一身简洁的白色衣裙来这里取景拍照,倒是别有风情的。

花莲酒厂前有一片偌大的草坪,上面极为和谐的点缀着几棵外貌安逸,内心从容的树。近处有一对父子在乌云下和湿润的空气中练习投球,远处开敞的草地上十几个青年进行着一场棒球赛。见我走过去,那位父亲友好的递来一只球让我投。“给你玩。”“谢谢!”接过球,站定,朝着投球板远远的扔出了一条抛物线。同伴笑我像是扔铅球。也对,棒球不是该靠直线决胜负的吗?^^

傍晚,骑了酒店的免费自行车冒着微雨去了自强夜市。灯火通明的夜市里,摊主们都有自己固定的摊位和顶棚,因此即使下着小雨也可以享受美食。花莲的物价不很高,尤其和北上广这类城市的物价水平相比,还低一些。我认为,有夜市的城市是美好的。不仅可以吃好喝好,还不用花费太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台湾的环保措施。垃圾分类的理念在夜市上就可见一斑。比如买果汁时都会给一个塑料袋,喝完果汁后将空杯直接装进袋子,带回社区分类投放。很多来过台湾的人都说这边的垃圾桶太少了,大街上见不到几个,就连夜市上也少有公共的。

其实摊主们都十分友善,将废弃物交给他们丢进自家垃圾桶是没问题的。大街上如果见到7-11这类的便利店,店员们也很乐意帮忙。一点一滴,随处体现出这个社会确实在身体力行的“做环保”,并且也感召着旅者们这样去做。

太鲁阁进山口石碑旁的细砂河床,延伸到远方。如果没有水,颇有日式庭院“枯山水”的意味。

那块巨石,据说是滑坡时顽强挺立至今,原住民觉得它很像台湾岛的轮廓,因此赐名“天佑台湾”。

游览燕子矶峡谷时常要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里,衬得洞外山水更加鲜活、灵动。

被云雾遮罩住的一条小路,在那道山脊上。

中间偌大的青蛙石驮着慈母桥,石上的兰亭系蒋经国为纪念其母所建,好像一顶皇冠。

观景台下方的溪流里卧着一条“白色巨鳄”(巨石),从这个角度看枝叶葳蕤遮挡了视线。

七星潭渔场附近四蹄踏雪的玳瑁色花喵(=^.^=)每天都有新鲜活鱼吃。

小(=^.^=)的食所,渔场。

老实说,我爱极了这种乌云密布到诡异的天气。

废弃的缆绳和手套,这些元素一定会令一片海增添了几许人文的灵动。

随光线变换颜色的海浪,深蓝或薄荷色,七星潭特有的泡沫浪花,来自太平洋。

花莲酒厂宽广的草坪上有棵树,姿态优美,内心从容。

远处,青年们正进行着一场棒球比赛,近处,一位阿爸陪儿子练习投球,一种温热感再次来袭。

花莲酒厂前的大路通向未来,那里云开雾散。

从花莲到高雄,同样乘坐台铁。这段六个小时的旅程更加夺目,森林、稻田、远山、大海,一应俱全。火车停靠在太麻里站时,从窗外望去,站牌安静的站在月台上,后面衬托着一片绿意,很童话。坐在台铁上一路下来,内心不断向往着那种宁谧闲适的田园诗般的生活。在钻了无数个漆黑山洞之后,蔚蓝的海岸线跃入视线。举起相机,构图时会发现几何线条十分明确。

海,陆,树,分层而置,间或出现一两蓬铁道旁的灌木丛。像极了蓝绿黄色相间的麦田,又很像加蓬国的旗帜。每到这种时候,大凡尚未入睡的旅客大多会侧目欣赏。我猜想,他们此刻的心情该是和我一样的,海阔天空。

在高雄的酒店客房,不若花莲的那样大,却也五脏俱全。十分小巧的空间里,设施的摆放很是紧凑,随手用起来倒也方便可爱。在台湾,服务总是很尽职的。看到客人时一定会起身、招呼,待客人进入电梯,转过身关上门的刹那也能看到礼貌微笑的鞠躬。

到餐厅用早餐时,领位人员一定帮你拉开门,微笑着收了餐券后点头致谢。也有人说,在台湾,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二字。列车上收垃圾的阿姨会说,夜市里卖烤肠的阿伯会说,将垃圾交给便利店时店员也会向你如是说。每每听到“谢谢”和“不会”,都会发自内心的感慨:这种谦和有礼的氛围真好啊。

六合夜市很大,整条街灯火通明,据悉已经走过一个甲子。逛起来格外痛快,一条街通到底,十分开阔。这里陆客多多,其间的公用垃圾桶也多。我想,这两者应该可以构成一种因果关系吧。每个摊位的美食都各具特色,不一定非要按照旅行攻略里的特定哪一家去品尝。一位卖无骨鸡脚的阿姨和我攀谈了几句。她说很多游客都去电视介绍的摊位排队,但其实每家的都大同小异,味道差不多,比如木瓜牛奶。我也这样想。随意一些,逛一逛,尝一尝,不用人挤人去排队或等位,挺惬意的。

高雄的美丽岛捷运站。日本设计师设计了车站,意大利设计师设计了“光之穹顶”。

六合夜市,从这里开始。

不论是花莲,还是高雄,机车党都为夜晚的街头增添了闪亮。

一早,包车去垦丁。高雄离垦丁不远,一天可以打个来回。高雄车站有到垦丁的快线大巴,但如果包车去,整个恒春半岛甚至岛南部地区都可以游览。司机兼向导邱先生开着黄色的士接上我们时笑着说:玩就要玩得开心,总之一定要物有所值就对了!假如你喜欢大海,也喜欢草场,更喜欢有草有海又有山的情景,去垦丁就对了。从高雄市区开上高速,一路南下,途中看到很多同行方向的黄色的士。邱先生说这些都是去垦丁的。

一路上轻松观景,偶尔听一听当地的风土人情,遇到好景致随时下车拍照,比什么都更能愉悦心情。经过蓝湾景区时,我不断的用目光搜寻鳞次栉比、各具特色的民宿。想着或许偶然会遇到《冲上云霄II》里面发生过浪漫故事的场景。如果时间充裕,倒是真的可以来垦丁住上两晚。随意选一家民宿,尝一尝老板娘亲自下厨为你制作的早餐,抑或坐在房间的茶几前看海发呆。虽是旅游重地,但风度不减。

在蓝湾的海边取景拍照时,经营水上项目的老板过来询问要不要乘坐摩托艇。我们笑着婉拒,老板也笑着说“谢谢”然后走开。这几天积攒下来的一幕幕,越发使我深感“讲礼貌”已深入台湾人民的骨髓。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试问有哪个地方能比这里更加继承并发扬到了极致?垦丁就是这样一个同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宝地。

半途中遇见了层层云朵下的远山,远山前的草场,草场上的牛羊,牛羊身后的大海。此情此景,唯独想做的不是谈天说地,只是深呼一口气,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电影《白日梦想家》里那位摄影家曾说:有时候越是珍贵的情景,反倒因为想要纯粹的享受其中而不想分心去按快门。我好像有些能够理解那种感受了。

来之前也曾听到过一种声音:台湾的风景谈不上多么壮观,主要是去感受一下人文环境就好。现在自己身体力行来过了,总算有些自身的感受和发言权了。我想,世界上的很多景致,极壮阔的或极小巧的,无从谈起优劣,只要那时那刻能够打动人心。心大,小景也被放大;心小,大景也被缩小。

我想要向那些曾经善待过我的人们学习“博爱”,然后今生都带着这种心胸去感受世界上的大大小小。相机留下的是影像,头脑修养出的是胸怀。争取双丰收。^^

从高雄去垦丁的沿途中,一路有海相伴。

这片稻田,这几个电线杆,以及远处的山坡……『菊次郎の夏』清新的旋律瞬间钻入脑海。

远处波浪形穹顶的建筑群是国立垦丁海生馆。

继续向恒春半岛(垦丁)行进。

远处出现了三座风车,越来越垦丁啦!

垦丁蓝湾的海是一种充满力量与生机的美,尤其是散落海中的那些礁石。

垦丁国家公园,盘着小山道上来的。

奔向自然的感觉总是那么好。

屹立在海边的船帆石。

特别有爱的提示牌,一路上总是富有韵律感的接连出现。

选一间民宿住下吧,几天也好,如果你来到了垦丁的话。看草,观云,听风。

枋寮一片宁谧的海边原野。

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只要两个多小时。台北,随处流淌着人文主义情怀,很适合旅行艺人或是流浪诗人驻足流连。因此我选择将台北作为这次台湾之行的终点站,并且安排了四个晚上。开始和离开,都从这座城。

大厦算是必去景点之一。之前在较权威的台湾游网站上看到网友投票,将大厦选为“最坑爹的景点”第二名。可既然来了,作为游客,被坑一次也是甘愿的。^^如果想在大厦89层观景台上拍夕阳,如果是旅游旺季,务必要提前一些去,因为要排队分批参观。GiftShop里面有很多特色纪念品,比如世界最快速电梯的纪念性钢缆、大厦模型等。排队进入号称“世界最快速的电梯”,48秒后已经到达了89层观景台。而实现这48秒和89层的票价是TWD(按当天汇率折合¥)。虽然轻度雾霾使得城市鸟瞰不很完美,但好在赶上了夕阳的尾巴,拍了十分钟后,暮色四垂。天色越发深沉,从华灯初上到璀璨通明,大概只用了二十分钟。由于室外观景台还在建设中暂不对外开放,只好在室内拍摄夜景。将镜头贴紧玻璃,才稍微可以弱化反光。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厦B1层的美食广场。种类齐全,价格还很公道。

点了一份卤肉饭套餐,里面有一碗卤肉饭,一盅冬瓜排骨汤,一盘卤肉焯青菜,单加一颗卤蛋。味道很不错,排骨量也足,TWD(按当天汇率折合¥26)简直逆天的价格。^^

诚品书店。我认为是比大厦更加“必去”的算不上景点的“景点”。同在信义区,出大厦往北走大概20分钟到松高路,从远处就可以望见楼体上“诚品书店”的招牌。于我,这是朝思暮想的所在。下午在台北车站偶遇诚品的站前店,但这间信义店是旗舰,规模了得。二、三两层楼全是书店区域,并且24小时不打烊。从头顶投射下来的淡黄色灯光使书页倍显温馨和亲切,读者虽多但分外安静也令人无比舒适。之前听闻朋友来台,买了一些“内地不让卖的书”带回去。故特意在政治时事专区随意翻看了几本书的一些片段,总体来说还是体现了台湾民主自由的精神。

虽广开言路,但也必遵循一定的底线,在大和谐的基础上,或夸夸其谈或平铺直叙。这里还专门辟出一块地方摆放着“日文新书”。很多台湾人,尤其是上了一些年纪的,都识得日文,能说会写,水平还相当高。日文书和国文译本在台湾书店里多能找到。因此,对喜欢日本文化却并不精通日文的人来说,台湾是找寻日文书译本的最好去处。随后上三楼,直奔主题——漫画区。

这里绝对是动漫迷的天堂,单行本和原画集都有,坐在书丛中座椅上捧着漫画大嚼特嚼的全是大叔。不论人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内心都总是向往着那片触碰不到的美好,因此显得格外珍贵。

所以我爱书,更爱书店。书使我们的思想体会着多种多样的人生,加深对自身和对世界的感悟。然后,更加热爱生活。

台北,仙人掌的即视感。(●′ω`●)

电梯,世界最快的,48秒后,89层。

下午三点的台北,色温值偏高,很像黎明时的鸟瞰。

几十分钟,从白天到黑夜。

B1层超值的卤肉饭套餐。

诚品书店,信义旗舰店。

住在西门町的几天,几乎每天都会路过西门红楼,里面是创意市集和咖啡馆。

早就听闻宫崎骏老先生的《千与千寻》是在九份取景,作为动漫迷我怎能不去。来台之前曾向一位台湾老友询问关于九份的情况。得到的回答是:九份是陆客必去的。好,那么作为陆客和动漫迷的我就有了双重理由去那里逛逛。^^九份在台北的东边,如果乘坐台铁需要在瑞芳站下车,再转车过去。不如坐捷运到忠孝复兴站,上来后转个弯找到或路公交车,一趟直达九份。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盘了几个圈,从车窗外看到了山下的海,也就到了。果然,人潮澎湃着挤进了宫崎骏笔下那挂满红灯笼的狭长又热闹的街市。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小店,鳞次栉比,把整条街巷塞了个严实。

各国各地的游客,有的游逛,有的拍照,有的钻进小巧可爱的店铺里挑选各色纪念品……加上时而穿梭于饭店间的猫儿、狗儿,彩色的酒幌和招牌……这座生动的小山城顿时热闹非凡了。不知从哪个小店踱来一只戴着红色项圈的虎斑猫。我是极爱猫的,于是抱起来揉了揉才放他离开。猫咪仍旧慢悠悠向前散着步,终是走进了不远处的一间箱包店。“咕噜”一下侧仰在店前的木质台阶上,舔了舔爪子,四肢懒懒的伸展开眯起眼看着过往的游客。极尽淡定之势。可见这种泰然自若一定是身经百战后形成的,每天看着摩肩接踵的游客往来不绝,已是司空见惯。

在台湾常可见到猫头鹰造型的东西,九份自然也不例外。很多小店里都能看到各种猫头鹰物件儿,如饰品、熏香、餐具、钥匙扣等。这些可爱别致的猫头鹰再次击中了我的心脏,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肚子饿了,倒也不必大吃大喝。随意来上一只烤肠,一杯鲜榨西瓜汁,对一般食量的人来说绝对足够。边逛边吃,随心随性。说到吃,傍晚要去士林夜市逛一逛。士林夜市是台北第一大夜市,捷运士林站下车步行即到。各色摊位就分布在商业街周围的小街巷里,区域十分大,逛上一晚也不重复。看到牛杂汤就点了一碗,邻桌是四个聊得生动开怀的韩国游客。汤里也可添加蔬菜,有“大陆妹”和“高丽菜”两种。在台湾,大陆妹是生菜的叫法,高丽菜则是我们常吃的圆白菜,南方也叫卷心菜。

老板娘会问你“大陆妹还是高丽菜?”,这时不如按照台湾叫法回应一次,感觉会很有趣。语言环境何其重要!经历了在花莲包车游时各种方言的洗礼,已经有了很深的领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一个地方久了,即使不是出生于此处,一些口语上的东西还是会被影响的。也曾见过模仿力和感悟力极强的人,只一天便能将简单的方言学得像模像样了。

一早出发去九份,经过西本愿寺,视线被这面红墙吸引。西本愿寺街心公园就在西门町。

坐着公交巴士盘上这座曾是矿洞的小山城,九份到了。

宫崎骏老先生『千と千寻』的原型取景地就是这座挂满红灯笼的可爱小山城。

来到台北,故宫是一定要去的。乘坐捷运在士林站下车,在路口公交站可以找到很多到故宫的公交车线路。台北故宫全名为“国立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不同,他是一座博物馆。而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极其家眷生活、办公的地方,全名为“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有着极其丰富的皇室珍品的馆藏,俗称“宫里用的”。

因此,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台北,对皇室文化及文玩爱好者来说,故宫都太值得一去了。台北故宫有近七十万件馆藏,每季度会有不同特展,比如今年七月会举办唐寅书画展等。我的一位在北京故宫工作的好友说民国时期故宫文物南迁时被带走的大多是铜玉器物和文献典册,诸如皇后玺印、龙袍凤冠等,还是要到北京故宫看的。(关于故宫文物南迁,有《故宫文物避寇记》可考。)

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最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传诵的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这两件。它们被陈列在三楼,由于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通常需要排队参观。(据介绍,翠玉白菜一共两只,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各收藏一只。)逛的时候不如先从一层右侧的展厅开始,由东向西(由右向左)一个一个展厅的参观。大臣们的奏折、皇帝的朱批、名家字画等都看过之后,上二楼,依旧由右向左参观,最后上三楼。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故宫内不允许拍照或带水和双肩书包进去,需要寄存。观展中也看到个别游客掏出手机偷拍展品,被工作人员制止。还是希望作为观赏者的我们可以怀着敬畏之心,遵守规定、尊重文物。其实,乍一听禁止拍照觉得遗憾,可仔细一想,无价珍宝用心去观赏,留在记忆里更显珍贵。

另外,来参观之前可以大致了解一下文物概况,这样参观起来会有“原来如此!”的亲切感。^^

总体来说,在台北故宫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观者口中时常发出的轻声惊叹。

我们中华民族古今传承下来的精湛技艺,令全世界瞠目结舌。令人惋惜的是,有些技艺绝学已经失传了。

先祖们留下的精妙物件儿,绝对禁得起时间的推敲,因为他们付出和忍耐了相当长久的岁月来完成。用时间、经历、技艺制作出令后世惊叹的作品,花费的是心血,忍受的是寂寞。好东西,无一不是在“沉得住气”的心境下创作完成的。每每看到这种种令人不敢置信的奇迹,都不禁暗自咋舌,自觉现世和自身太过浮躁。细致的参观故宫大概需要三小时,上午最佳。

参观结束后回转西门町。因为从地图上发现总统府距离住所很近,甚至从窗边望见了府邸的尖顶。从西门町的十字路口一直向南,步行十五分钟就到总统府。上午艳阳高照,下午乌云密布,零星飘着些雨丝。就这样,风云叱咤下的总统府披着十分戏剧化的效果被我收进了相机。

由于近期的“反服贸”运动,府邸前门被戒严,并且暂停了对外开放参观。值得一提的是,安保人员十分文明有礼,个别区域禁止拍照时一定会以“不好意思……”来开口。总统府四周种植着许多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形态优美,使巴洛克式红白相间的府邸更显古朴神秘。

去阳明山要赶早儿。早起,用过早餐后,一路向北,目标直指北投区。西门町公交车站有路,一个多小时后,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到了。下车后需要转乘一辆中型摆渡车进山。游客们大都是在竹子湖站下车,从这里向上走一段林间山路,便可以去到海芋花田。

海芋就是花卉市场上常见的滴水观音,花和马蹄莲相似,洁白无瑕,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植物。阳明山的海芋花田,举目所见之辽阔,绝对令人心生赞叹,常有拍婚纱者来此取景。

四月,正是海芋的盛花期。假如错过了三月樱花,那么四月来阳明山赏海芋花田也算不虚此行。沿着田间石路走进去,置身花海,远有起伏群山,近有姹紫嫣红,或拍照或观花,惬意纯然。花田很大,蜿蜒迂回着边拍边逛,大概需要两小时左右。

走累了,便可在田边岔路口一家村民开的果蔬小铺歇一歇,尝一尝阿婆亲手做的梅子冰淇淋。阿婆年方七十有二,小孙女十分乖巧的伴其左右,总想帮衬着搭把手。虽这个年纪,却是五十岁的外貌。用阿婆的话说:人嘛,不要活得那么累,要开得起玩笑,活的开心轻松,自然不显老。

下山时已近两点,回到市区时间尚早,打算去台湾大学逛一逛。乘捷运在公馆站下车,步行五分钟便到了。校门十分低调,以至于很多人都说差点儿错过。台湾大学是全台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著名学府,校园内风光也极佳。视线所及之处总是被遮天蔽日、造型优美的树木所掩映装点。据说每到杜鹃花开的时节,姹紫嫣红、百媚丛生,甚至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赏花。

曾去游览过厦门大学,由于地域性的气候差异不大,两岸血脉相通,植物及建筑风格也颇为相似。只是,厦大里有榕树大道和临海宿舍,而台大里有椰林大道和日式餐厅,各富特色。台大在布局上采用了巴洛克轴线风格的设计,中间由一条宽阔笔直的椰林大道直通主建筑——图书馆。大道两旁依次规整地分布着各系教学楼、温室及学生宿舍。

穿过巴洛克式的拱形门廊,见挂有木牌书写着“文学系”的大门敞开,便伸长脖子好奇的向内张望。木质地板,左右回廊,中央犹如剧院一样的观望台,处处透着端庄、优雅的学术气息。倘若你喜欢读书,就一定会爱上那座图书馆,即使仅仅从他的外观上。以磅礴之身姿、从容之神态,端坐于椰林大道的尽头,气定神闲,泰然经历这百年变幻。宛如一位博闻强识、饱经沧桑的学者,一呼一吸之间吐露着书香之气,古老的,未来的。

阳明山到了。

旱生法培育的海芋出现了。

阡陌交通的海芋花田。

转角遇见一片花海。

台湾大学低调到险些错过的校门,以很低的姿态,海纳百川。

从台北车站坐大巴即可前往桃园机场,四十公里路程,时间上需要充裕些。在机场和同伴走散,想着不如在登机口见面,便钻进了书店。过一会儿同伴寻我而来,声称一猜准能在书店找见我。^^登机之前选了一部DVD和几份伴手礼。台湾土产不少,如牛轧花生糖、高山茶、凤梨酥等,后来又买了一小袋产自花莲的大米。

台北飞到香港,并不远。随着忙于填海的推土机和一块块与陆地若即若离的“岛屿”进入眼帘,香港离岛的赤腊角机场到了。一出闸口,那种香港特有的紧张感便向我袭来。购物、吃饭、结账、等位都是快节奏的。这让刚刚从一地从容迈进这一地繁荣的我有些短暂性的不适。不过,那种“空间瞬移”的感觉本身也很具有存在感,冲击着躯体的感官。

如果有机会在一天之间同时感受台湾和香港的人,相信你们的体会也会十分深刻。五小时后,飞回北京,家。

最后我想说,没有所谓完美的旅程,别畏惧遗憾。真的爱一个地方,总要给自己留下些再去的理由。有遗憾,有期盼,旅途才完整。对吗?^_^

图/文唯巫主义

----------------

公号底部自定义菜单,已经全面升级!快去体验下吧~

----------------

猛戳底部“阅读原文”,







































治白癜风最佳医院选择
白癜风标本兼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fz/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