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宫崎骏官方授权的《龙猫》绘本在中国首次出版了。

《龙猫》是我和儿子最喜欢看的宫崎骏的动画片,那种温和、自然的美好让人念念不忘。我和儿子都很喜欢的场景是:父亲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女儿向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树恭敬鞠躬,请它对孩子们“多多关照“;还有孩子们种下的树种老不发芽,在大姐姐的”梦中“,大姐姐和小妹妹跟着龙猫一家,围着苗圃转圈鞠躬礼拜,祈求生长,结果种子纷纷破土,一下子长成了参天大树。夜空繁星下,龙猫一家和人类的孩子们,坐在参天大树的顶端、开心欢畅的场景屡屡让我和儿子羡慕向往不已。

《龙猫》所传达的人与人相互信任、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生存理念,是这部动画片风靡三十多年仍大小通吃、广受欢迎的原因。

我第一次种树也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每到植树节,学校会组织孩子们在不同班级的苗圃种树。仅存的记忆是,那天上学的时候就要带上或簸箕、或锄头、或铲子,各班级在自己的苗圃里种下几棵小树苗和花苗。想起那种亲密、热闹的场景,让我彷佛再次嗅到了湿润的泥土和树苗带有生命力的气息。

那时候,我以为植树节只有我们国家才有。现在才知道,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年,该州提出了建立植树节的建议,把4月的第三个星期三定为该州的植树节。

在中国,最早提出植树节是在年,当时著名林学家凌道扬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联合其他几位林学家,上书当时北洋政府,将美国植树节的推行方法提出,希望政府仿效,在中国推行植树节。同年7月,北洋政府批准以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

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当我看到这些资料的时候,我略感诧异。原来,植树节并非我所以为的,中国在经济发展时期,付出了环境的代价,才想要做的’亡羊补牢”的动作。早在我们认为自然环境还未被过度开发、破坏的时候,植树节就已经被提上了国家的高度。而且,还不是一、两个国家在推行植树节,而是许多国家都在参与。

中国有“植树节”、日本有“绿之日”、大韩民国有“植木日”、法国有“全国树木日”、以色列有“树木的新年日”、加拿大有“森林周”……

树木是地球的空气净化系统,是地球的“肺”。植树节不仅是重新补充绿色植物,更是在保护家园、保护地球。

我在旅居墨尔本的时候,那里每户人家的院子都是一片春光灿烂、百花齐放。我家里的前庭栽着松柏树、玫瑰花树,后院种着竹子、各种颜色的玫瑰,还有马蹄莲、薄荷、艾草、雪里红、葱、蒜苗……,一板之隔的邻家种的柠檬树、杏子树,枝繁叶茂,都穿越到了我家的院子里。我在每天早晚给自家花草淋水浇灌的时候,常常怀着感恩的心,给邻家的树也冲冲水,心里的喜乐不能言喻,直觉得已经过上了天人合一的生活,满足得不得了。每逢孩子有些伤风感冒,我就直接去院子里掐几片薄荷叶,捣碎,放入几片姜片,冲上滚水焗一会儿,等出味了,给孩子热热地喝上,再好好睡上一觉,次日症状就减轻的多啦。

回到深圳,回到了钢筋水泥的大厦里,阳台几尺见方。虽然不可能种树了,但依然可以在阳台种上几盆盆栽。薄荷、艾草、迷迭香、海棠都是比较容易存活的植物,也很好看和实用。春光不能只留在墨尔本和我的回忆当中。

若我们每一个人,都像《龙猫》里面的父亲那样,教导孩子尊重自然和生命;每一个人,都像大姐姐和小妹妹那样相信和亲近树木,我相信有一天,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就能得到大自然的回应和庇护。

今年的植树节,你想种点什么呢?即便只是在小小的阳台,依然可以看到亲手栽种的盎然生机。

当植物的种子撒入花盆,浇水施肥后幼苗破土而出,迅速地长出嫩芽和叶片,再慢慢地打苞、吐蕊直至盛开。花期过后,为它修剪枝条,等待新一轮的绽放,或是陪它越过冷冬,期间可能追施蕾肥,也可能除虫、清洁叶片,虽不致含辛茹苦,但却仿如在植物短暂的一季兴衰中,读出生命的不易和奋力生长的苦乐,禁不住感叹大自然的奥妙,也会油然心生感恩。

我想,阳台上的种植,早已谈不上回馈自然,更多的是我们自己收获生机。在钢筋水泥的都市生活中,因着能在阳台的栽种中,摘几片薄荷叶蒸鱼、采一碟白兰花蒸蜂蜜浸膏、早餐剪一颗黄柠檬泡水,而让我们仍有不失去大自然馈赠的微小乐趣。很多时候,这生命中的小确幸,会陪伴我们度过漫长的难处,在每一次浇水施肥中,重新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

所以,今年的植树节,让我们都来种一颗植物,在它们的生命成长中看见我们自己,也滋养我们的信心、力量和勇气,好让我们与天地自然,恢复原本和谐、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更有能量,与这世界和谐共生。

编丨芳香女主人

图丨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fz/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