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

MANDALA

曼陀罗,是一种美丽的花。它有很多别名,像作家在不同时期给自己取的笔名,有的清澈没有悬念,一读就懂;有的却要好好玩味一番,脑补一点背景,才晓得它的真意。在曼陀罗的众多别名中,我最喜欢醉心花和夕颜,它们和曼陀罗一样,光是名字就觉得像美丽的女子,有一些高冷,有一点孤清,但少不了风情。一个女子,若没有风情,也许就算不上真正的女人。

作家亦舒有部名为《曼陀罗》的小说,中说:“曼陀罗,女人都是曼陀罗。”我看了书的梗概,觉得亦舒对这里的“女人”的定义,应该仅限于才华和美貌兼具的女人,或者是可以称得上女人的女人,譬如小说的主人公杂志社主编婀娜、神秘的美貌女郎慕容琅,还有慕容夫人宁馨儿。亦舒说,女人就是一朵曼陀罗,美丽动人却带有剧毒。当你被她吸引,忍不住要靠近,你越靠近她,越被她迷惑,最后只能像失去知觉的虫子一样,从曼陀罗美丽的花叶中坠落致死。

曼陀罗

MANDALA

我不大明白其中的深意,但不可否认,美的确具有杀伤力,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也恰恰说明了美丽动人的毒。武侠大师金庸在他的《神雕侠侣》中把白色曼陀罗称为“情花”,里边这样描写:“情花”有果,或酸,或甜,或苦,或无味。花上有刺,刺上有毒,称为情花毒。书中主角杨过在绝情谷中了“情花”毒,每次思念小龙女之时,便如大锤击胸,疼痛难忍,可见此毒的厉害。白色曼陀罗的花语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代表纯洁的爱情。我想,醉心花的别名大概就来源于此。

除了白色,曼陀罗花还有粉的、金的、红的、蓝的、绿的,甚至还有黑色的。不同颜色的曼陀罗有不同的花语。绿色曼陀罗是生生不息的希望;粉色是适意;金色寓意天生的幸运儿,有着不止息的幸福;蓝色是诈情骗爱;黑色代表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红色的又叫曼珠沙华,是热烈的爱……花的世界有花的语言,古人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依我看,不过是人与花语言不通,人不解花语罢了,正如我不懂鸟的语言。

入春以后,我每天清晨都在鸟声中醒来。我曾试着去听懂鸟的语言,但听着听着也没听出什么名堂,不过作家许俊文就不一样,他一听就听出味儿来了。他在《高过村庄的鸟窝》一文里说:

那些高过村庄的鸟窝,都曾喧闹过。每天清晨它们早于第一缕晨曦醒来,初啼的三两声,像是几滴雨水敲打在瓦楞上,节奏明快、清亮。

“你早!”

“你早、你早、你——早!”

或是,“快快醒来!快快醒来!”

……

接下来就热闹了,许多鸟加入了合唱,听起来更像是吵架:

“喳,你不懂,你啥都不懂!”

“懒得理你,切,切,我懒得理你!”

你看,不是没有语言,而是没有一点修为着实听不懂。花的世界也一样。

曼陀罗是藏教中的佛花,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此花即为曼陀罗。每年六至十月,只要阳光充足,曼陀罗就在灌丛中、草地上、住宅旁、路边或河沟边野生野长起来。它不在乎土地是否肥沃,栽培是否用心,或者雨水是否丰沛,只管一味地开花,长叶,结果。它的花、它的叶、它的果实,都是美的。它美得张扬,美得纯粹,也美得有锋芒。不过世人记住曼陀罗,大多不是因为它的美,而是因为它身带剧毒。

事实上,在古代曼陀罗是常作为蒙汗药来炼制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曼陀罗有如下记载:“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先宜服此不觉痛也。”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出之,因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可见曼陀罗在蒙汗药中的镇痛作用古已有之。如今,曼陀罗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领域,譬如麻醉、戒毒、镇痛、止咳等近二十余种疾病的治疗。

其实,有毒的花又何止曼陀罗?我们熟知的夹竹桃、含羞草、郁金香,还有虞美人、水仙、花叶万年青,甚至杜鹃花、马蹄莲,都有毒。夹竹桃被称为世界上最致命的毒花,误食几克,就会中毒;含羞草和郁金香,接触过多,或在花丛中呆上两小时就会头昏脑胀;虞美人全株有毒;杜鹃花中的黄色杜鹃花也含有毒素。罂粟就不用说了,它是最著名的毒花。它们有的全株有毒,有的花、叶、果有毒,但世人偏偏记得它们的美,唯有曼陀罗,总是“毒”占鳌头,被人误解颇深。

我不禁想,美丽的曼陀罗,又会有谁知道它内心深处的忧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fz/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