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百鸟——万芾当代工笔花鸟画展传统花鸟画,宋代之前色彩均浓重厚实。宋末元初的文人画家钱选始变浓重为清淡,并形成风气,此后,文人画家作花鸟画,即以色彩清淡为尚。但是,凡事有一面必有另一面。过于清淡则偏于轻,强调单纯可能陷于单调。而艺术家万芾的花鸟画,色彩秀润而不轻,丰富多彩又统一,格高意远,独出心裁,确乎有过人之处。她重写生,善提炼,尚传神,讲笔法,浓色泽,形成了比传统花鸟画更秀劲浓丽也更生气奕奕的丰神,表现了花鸟世界繁盛向荣的生机,寄托了愉悦欢欣的情感。《一品红·环喉雀》

万芾对花鸟画传统的突围,在于那种真切感受的表达上,而不是仅仅来自间接的图像经验或传统的所谓“菊谱”“竹谱”“梅谱”。她的花鸟画既讲究画面的光色、影调与结构,也打通了工笔与意笔,更坚守连接了传统与现代。她的花鸟画通过线的隐没和光色的发挥,更新了花鸟画视觉观念,重建了工笔花鸟画的艺术语言,为表现不同于前人的精神境界开辟了前景。她的这些富于个人风貌的工笔花鸟图,自由地在深空间、浅空间与平面性之间转换,也通过写意与工笔的自如结合与穿插而形成虚与实、松与紧、工与写的对比的特质。

《西番莲·纹胸织布鸟》《百合·金丝雀》以中国美学的角度看,万芾的花鸟画即使画出再迷幻的光色与再深度的空间,都不是对花鸟自然世界的客观再现,而是在这种自然生态与生命的世界里去探寻人性审美单纯、质朴的诗意,是文化的格调与品味决定了她在花鸟画中探索光色与景深的审美境界。万芾在花鸟画创作上是有着自觉的理论准备的。她主张东方艺术的思维是永怀生命的宇宙观。因此,她的作品从水墨韵染的生动变化及笔墨纵横轴线自由方向的扩散出发,营造出充满能量的生命力与无限延伸的空间感。她的作品往往能够触发打动观者的心灵,令其如沐春风,喜不自禁。她力求承先启后,希望能够开辟一个属于她也属于中国的当代花鸟画艺术新境界。《唐菖蒲·鸲鹟》《白玉兰·麻雀》《马蹄莲·蓝翅八色鸫》《锦带花·寿带鸟》《金苞花·褐头雀鹛》《茶花·攀雀》《香雪兰·红喉歌鸲(红点颏)》

《君子兰·戴胜》

艺术家介绍:

万芾,现为上海工艺美院教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史馆书画研究员、林风眠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艺术家沙龙成员、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觉群书画院画师。

艺术评论家、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评价她:万芾教授是一位成长于中西融合大背景下的当代艺术家。她画花鸟,绝非仅仅满足于表现传统意义上文人的孤芳自赏,而是将创作的视点聚焦于花木的生命特征上。她将传统的花鸟画反映文人品性的隐喻性,向生活诗意与生命意识表现内涵转换,对传统花鸟画做了现代性审美的新开拓。她貌不惊人,画不炫技。但低调、务实、内敛,值得反复品味咀嚼。她勤奋专注,心无旁骛,孜孜于绘事,将自己的天赋、才华全身心地融入创作之中。她以她出色的工笔花鸟画创作诠释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当下所应有的“工匠”精神。

供稿人:刘璐丨编辑:肖雪丨主任编辑:洪亮

END

尊敬的观众朋友: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刘海粟美术馆自年3月11日(周五)起实行临时闭馆。闭馆期间,各类公众活动均暂停。恢复开放时间将另行通告,请留意刘海粟美术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hy/1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