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5.html

传奇·传承

——儿童剧《大豆谣》观后感

兰州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五班周怡然

“蚕豆秆,低又低,结出的大豆铁身体。”这是王洛宾先生为革命烈士罗云鹏女儿罗力立写的一首儿歌《大豆谣》,这首歌陪伴了罗力立一生,也让我们看见了那段不朽的红色记忆和革命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那段不朽的历史,可与日月同辉,可鉴山河无恙,岁岁年年终不忘!

爱亦永恒,“你是我们的希望”。小力立在年仅八个月的时候,便与父母一起被抓进了监狱,她在这里度过了没有鲜花和阳光的童年。“我是被监狱里的叔叔阿姨们用一口一口剩下的米汤养大的”“我的书包是监狱里的叔叔阿姨剪下身上衣服的布缝的。”“我的第一个玩具小皮球是我的大朋友在行刑前,拆掉自己身上的毛衣为我缠的”“我上学的机会是叔叔阿姨们饿了好几天为我赢得的。”“我虽然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们,我能感受到我们为之不多的几年内的相处中,他们为我倾灌的爱。他们说我是向阳花,我要好好学习,我要活下去,这样未来才会有光亮!”……

这样的孩子遭受了多少苦难,我多么想穿越回那个年代,抱抱她、亲亲她,让她能在冰冷的监狱中获得一点外来的温暖;给她一件暖和的衣服,让她得以度过严寒的冬日、扛得住凛冽的寒风;给她许多的食物,让她能体会到吃饱的感觉,知道世界上除了大豆,还有别的好吃的东西。我更想把她带出这座监狱,带出无尽的折磨,带出阴暗和恐惧,来到和平的世界,来到温馨的环境,来到多彩的人生。

“记忆尚存,那段传奇我终身会为之讴歌。我的爸爸在某天被拉出去提审,当我几天后再见到他时,他浑身伤痕累累,戴着沉重的手铐和脚链,与我们短暂道别,便前往刑场。我的大朋友在送给我玩具后,穿着单薄的衬衣,走向刑场。监狱里的许多叔叔阿姨会在某一天之后消失,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们。那时候,我已经长大了,会记事了,一幕幕的场景深深地烙进了我的心里。”这是他们传奇而伟大的故事。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我们怀念他们,我们敬佩他们,我们永记他们的传奇,我们传承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我们要带上我们的坚定,不违背他们的期望!

铭记先烈,中华复兴的使命代代相传。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是他们的传奇,感悟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艰苦历程是我们的传承。泱泱五千年的中国,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而每一次都能显示出她的伟大无比,显示了她的镇静、自信、成熟和历史的不可逆转性,这是人民的胜利!曾经,罗云鹏、樊桂英、王洛宾等无数革命先烈挺身而出,为我们开辟了一条血的道路,而如今,我们重塑了山河!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披荆斩棘,才终于让原本破碎的国家得以重整山河,走在崛起的道路上,也终于让现在的我们能够逐渐接近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公元年起就没有停止过的梦想。今天,我们致敬那些曾在逆境中改变国家命运的中国人,而未来,也必将有更多人接过先辈的旗帜,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新的奇迹!

老师点评:

小作者以“传奇·传承”为题目,条理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对原创儿童话剧《大豆谣》的深刻理解和对被关押在国民党反动派监狱中的革命者及小力立的同情与赞扬,表达了自己对先烈的敬仰之情以及传承这种精神和力量的愿望。思想深刻,语言简洁,用语恰当。(张玉冰)

成县一中高二九班李佳衡

跟着时光的流转,让模糊的记忆变得清晰,海鸟和鱼,落叶和风,海水和光影的偶遇……

气温,爬升到无法再忍受。索性闭上双眼,去触摸那一抹蓝。七月的风懒懒的,只见大海边的树在无力地摇晃,为何要垂着头。脚底轻触细沙的一瞬间,温暖油然而生,但更渴望的,仍是那抹蓝。斑驳的树影,游人络绎不绝,人们的热情与这骄阳似乎在演奏一首“火的烈曲”。但我的内心仍静如眼前这海水,我坐下来,静静地凝望,孩子们嬉闹玩水,偶然有几次冰凉沾到我,远处屹立的高山,树木肩并肩,密密挨着,个个别有风致,薄薄的轻雾浮起,山上的亭台若隐若现,空气变得有些氤氲。远处似乎传来了渺茫的歌声,原来是浪花轻轻拍打,似是方才我心中泛起的涟漪。天空似是笼着一层忧郁的梦。

一些水藻紫菜伴着缕缕清香被冲上沙滩,我拾起一片,轻嗅,是蓝的味道。淡淡的波纹,阳光并不均匀,阳光下是那番热闹,虫鱼鸟叫,贝壳的碰撞,树上蝉声与大雁扑闪翅膀的声音,但似乎,这些热闹都与我无关。毕业季留给爱自由的人是快乐,但留给另外一些人的,并不全是快乐。湛蓝的海面与我对视,我仿佛被注入他的灵魂,天空对海的爱是深沉的,大海回报以宁静,我的内心是宁静的,但似乎又是不宁静的。

夕阳的背后,月亮悄悄爬上枝头。天空是深蓝的,虽是满月,却仍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也好,大海独自沉静,我喜欢这种静,我喜欢夜晚微凉的风,比起“火的烈曲”“风的窃窃私语”更得我心。我静静聆听,是我熟悉的话题。我想做海里的水草,想做旁底的石子,想做海里的鱼,我与那抹蓝,融为一体。

孤独又陌生,平静而又热烈,或许万物此消彼长就是这般,悄无声息,默默彳亍,静静改变了面貌。那抹蓝不知要在我心里停留多久,我只想静静依在这抹蓝中。可我又怕,这天,还那么蓝。

摘梨记

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七年级尤凯兴

暑假的一天早晨,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界石铺镇摘早酥梨。

我们乘着大巴车,一路上道路两侧园子中不时出现一排排早酥梨树,一棵棵梨树粗壮威武,好似一个个士兵守护着果园!下了车,看见树上已是果实累累,一个个梨子将树枝压弯了腰,有风吹过,梨子在枝头上摇摇欲坠,好似一串串风铃碰来碰去,只是没有清脆的声音,又像一个个圆嘟嘟的小孩子在荡秋千……

走进果园,一位果农大伯已经等我们多时了。他首先向我们传授了摘梨秘籍:尽量挑个头大的梨子,向光的树枝上结的梨子甜;摘梨子时不能使劲向下扯,容易损坏树枝,而是要轻轻地向上一折,这样才能轻松地把梨子给摘下来。听完后,身旁的同学们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终于要开始摘梨了。我们迫不及待地选好一棵树,一个个梨子触手可及,轻轻往上一折便可收入囊中。大伯帮我们找来一块塑料布铺在园子地上,将我们组摘到的梨子轻轻地摆放到上面。不大一会儿,我们便收获了不少梨子。眼看这棵树渐渐被我们组“瓜分”干净,其他组早已经向周围的梨树扩张,我们也开始转移阵地,挑了一棵梨子更多的树来摘。

在得到大伯允许后,一部分高个子男同学上树去摘。我也不甘落后,三下五除二“噌噌……”爬上了树。我胳膊挎着篮子,右手摘梨,摘一个放一个,认真得连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哈哈!树顶上的梨子光照更足,自然也更大更甜,我加了把劲便收获了几颗大号的梨子。

摘得差不多了,终于可以歇一下了。我便挑了一个果皮黄绿色的特大号梨子啃了起来,只听“咔”一声,鲜嫩的汁液便流了出来,甜极了!我突然记起鲁迅先生在《社戏》中说:“再没那样好的夜,再没那样好的戏了。”我要说的是:“再没那样好的假期,再没那样好的梨了!”

该回家了,我拎着满满一箱梨,收获的却是满满的快乐!

天马湖

兰州五十六中八年级三班彭璐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元稹的这首《西凉伎》可谓是千古绝唱。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便是我的家乡。君不见,有清溪潺潺,悦人耳目;君不见,有杨柳依依,动人心弦;君不见,有争艳胜景,博人眼球……蒙君不弃,且听我叙叙这凉州美景——天马湖。

天马湖位于武威城东,是经人工改造的休闲湖泊,是城市的绿肺,是全市人民夏日的避暑胜地。炎炎夏日,闷热难挡,设若正值清明,便不觉在饭后散步湖畔。

缓步桥上,清风徐徐吹来,因是夏日,正是闷热时候,风便来得及时,使得神志添了几分清明。风声在耳畔萦绕,见桥下微波粼粼,五彩斑斓的金鱼嬉戏玩闹,一个个小小的波浪,便是它们在俏皮地吐舌头。愈往下走,湖水便愈是清澈,已不见小鱼,应是自惭形秽,羞于前行吧!一群小朋友光着脚丫踩在水中,手中举着小斗,想要抓上几只金鱼,粉白的指甲在阳光下显得发亮,叫人的心情也闪耀起来。

俗话说“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也许因长在水畔,植物便格外茂盛。桥尽头,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绿意葱茏。小草嫩绿柔软,青翠欲滴,旁边生着半人高的马蹄莲,又有许多野花点缀其间。色之斑斓,目不暇接。抬起头,映入眼帘的便是柳树,柳树是位爱美的少女,见游人如织,便翩翩起舞。身姿婀娜,长发随风摇曳。树下是健身强体的老人、精力旺盛的广场舞大妈、活泼好动的孩子……

夜晚,华灯初上。在天马湖,便可以看到全市的夜景。闪着光亮的楼房倒映在水面,与霓虹灯交相辉映,好似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似是朦胧派的诗,朦胧而又醉人。楼醉,不知你呢?

特别提示

扫一扫来投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jz/1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