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越住越大分享新家入住一年的收纳心得
无意间购得的一本小册子,让我知道了在瑞典语中有个单词叫LAGOM,发音为[la:gom]意思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作为北欧的一种生活艺术,这种以LAGOM为方式的生活正风靡全世界。那么,它可以获得哪些好处呢? 1、工作与生活更平衡; 2、家不再杂乱无章; 3、成为更理智的消费者; 4、与所爱的人关系融治; 5、以健康的方式享受食物; 6、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7、每一天都感到幸福。 以上7点看似容易,却也体现了一种深入脑海的理念,和一种长期认可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LAGOM这个词描述的是一种“刚刚好”的状态,比如咖啡加入适量的牛奶,又或按摩时恰到好处的力度。不过,在物质层面之外,它的意思就要复杂得多,意味着待人处事周全得体,这建立在一系列社会规范基础之上。LAGOM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很愉快地接受邀请,到朋友家中度周末,不过会带上自己的床单,为的是不增加朋友洗涤的负担;你也可以留在家中照顾生病的孩子,这理由绝对充分,但千万不要撒谎。以下的做法,都可以说是LAGOM。购买一辆实用的汽车,哪怕它的外观并不是最好看的。只在卧室的一面墙做些装饰,其他几面墙简单地刷成白色,因为所有墙壁都做装饰太矫情了。涂上鲜红色的唇膏,这已经很夺目,脸上其他地方化淡妆即可。吃个汉堡包就够,薯条就免了吧,节制是一种美德。做晚饭时仅用剩菜就做出一道新菜式,浪费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北欧人的这种LAGOM原则,让经历过搬家,大量扔掉衣物,生活用品,并收到惨痛教训的我,大为感叹,并觉相见恨晚。如果再早几年了解这种生活方式该有多好!慨叹之后,我仍庆幸,当我重新开始一个新家的时候,已经理解并亲身实践这些生活理念,并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 年的6月28是我们搬入新家的日子,如今已整整一年。一年来,小家不断整理,磨合,完善。越发舒适和理想。这篇随笔既是对新家一年来生活的总结,也是对读书与实践中一些体会和感受的分享。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家会越养越美好,心也会越来越从容。 有句话说:收纳代表了你对家人的爱和关心。“这件东西收在这里方便大家使用。”“收在那里没准更方便些。”——我们就是这样,一边考虑家人,一边努力做着这样和那样的尝试。那么,就开始总结一下我对于收纳与整理,购入原则,家的美学等方面的一些见解,逐条总结,立求简洁,清晰,完善,可借鉴。 整理和收纳的方法 整理收纳的一条大原则: 做减法、勤整理、杜绝物品过剩。 01.衣物的收纳和整理 家里衣服是收纳的头号任务,多且零散,很容易造成一片混乱。想在一堆衣服里找一件想要穿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找到。针对这种情况,特别推荐的方法是利用收纳袋和收纳盒整理衣物。我是在网上购入的大容量收纳袋,一共六个。家里三口人,每人两个,用于置放换季的衣物,尤其是秋冬季节的厚衣服。每个收纳袋上都标记好名字,这样查找一目了然。换季的时候,很轻松的就完成了衣物的整理。 网上购入的Fits抽屉式收纳盒,收纳衣物很方便。 网上购入的大容量收纳袋,换季轻松完成收纳。 衣服用卷式收纳法,利于选择,方便取用。 02.抽屉的收纳和整理 一些小针小线及常用的小物,建议用抽屉收纳盒,一种物品放在一个盒里,简单明了,方便取用。另外,过1-2个月,我就会重新检视一下哪些东西是多余的,不常用到的,及时清理扔掉或捐赠友人(HM有捐衣换打折卡后,我也经常捐到那里)并腾出空间。 03.玩具的收纳和整理 孩子的玩具在她上学以后以及我们搬家过程中扔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大部分是一些乐高玩具,做为日常娱乐。我用无印良品的带轱辘的收纳箱收纳,这个箱子还可以骑上去到处滑着走,本身也成了一个玩具。需要时还可以作为小茶几使用,特别受孩子喜爱。 收纳盒可以叠放,小巧有趣,孩子特别喜欢。 这两个MUJI筐里装的是乐高玩具和一些书本 04.药品的收纳和整理 药品也是最容易到处散落的东西,我用的是无印良品的藤编收纳筐将药品按常用和非常用,以及内用和外用分开整理。过一段时间就清理一次,将过期和很少用到的药品扔掉,保留常用药品在易取用的位置。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看病的时候,医生都有过量开药的习惯,按过去的原则我会照单全收,把医生的话奉为铁律。现在,更会根据病情考虑服药周期,提前告诉医生不要开太多种以及太大量,这样尽量保证药品不会堆积过期,同时减轻对资源的浪费。 05.厨房的收纳和整理 有空就爱琢磨饭菜的我,对厨房有独特的感情。当然对厨房的收纳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悟。 宜家的这种手推车是收纳零碎小物的良品,不占地儿,随手取用,非常方便。 之前和Abby一起制定的一周食谱,黑板略小,就没写周末的了。 分享我的厨房收纳几原则: A.宁缺勿滥—同类餐具不求多 近几年,我喜爱上日式的粗陶以及素色的简约餐具。随着购买,餐具也比原来多了一些。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宁缺勿滥,同类的餐具不求多,只求精。我家的餐具都不配套,但却每个都独具特色,用着趁手。 B.少买异形餐具—占据空间 因为这些餐具形状不一,不能与其他餐具很好的相容,只有另僻空间,才会造成不必要的空间浪费。碗盘整齐的堆叠给主妇带来的是一种悦愉的心情。 C.锅盆的收纳—不用就扔掉 我的经验是一段时间过后,有些不再好用或塑料制品的器皿已经变形或变脏不易清洗,那么就把它清理掉。尽量把不怎么用的器皿也及时扔掉,腾出空间。 D.冰箱的存储—定时清理 冰箱的收纳整理原则与抽屉类似,一是使用大小合适的收纳盒,二是每次适量购买,三是定时清理。为了吃到新鲜食品,冰箱应只作暂时存放。一周之内吃不完的菜或水果以及一些只能短期保存的食品应尽量清理掉。扔的同时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少买。冷冻室里的东西也是如此。我搬家之前的习惯就是很爱买,买过之后又常记不起吃,搬家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一两年以上的旧货。有的早已过期。令人哭笑不得。长了惨痛的教训。 E.随手清理—心情会变好 当炒菜或洗碗的时候,溅出来的油和水,我会用抹布随手清理干净。用过的碗盘和切菜板,也会随手收好。在最忙乱的炒菜时刻,手边也是干净利索的,从不会乱七八糟,没有头绪。随手收拾是一种长期养成的习惯,也是令主妇心情变好的法宝。 F.渡边有子的好办法—撕标签 在《家的日常,家的自在》中,渡边有子提倡把日常清洁用品的标签都撕去,因为它们的用途很明确,这样会显得简洁,干净。此外,选用百洁布的时候尽量用白色,这样沾上污垢之后特别显眼,能立刻发现,然后马上清洗,不留污渍。厨房的使用原则就是尽量放置简单且干净的东西。 G.长时间不用的厨房小电器尽管扔掉 有些小电器总感觉留着不用,扔了可惜。因此也就长时间的躺在柜子里占据着一席之地。我秉持这样的原则,定好一个期限,比如超过半年都没用过一次也没想起用的东西,那就尽快淘汰吧,这样就能做到有规律的放弃没什么用的物品了。 购置物品的原则 在瑞典作家林内亚·唐恩写的《恰如其分》一书中,介绍了一种瑞典人的生活习惯。瑞典人提倡在买东西的时侯,“数10下”。瑞典曾有人发起了一个“数10下”运动,建议人们在要购买某些新物品或是要丢弃某些旧物品之前“数10下”,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问一下你自己,你是否真的需要购买,或这件旧物是否还可修理,然后再做决定。另外一个与此相近的理念源于“Kopstopp”,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决定在一个时间段里什么也不买。这等于是认可了一种观点: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我们买回来的东西。有的人选择在一个月里,除了食品,什么也不买。从这种现代的消费生活方式中,除了能省钱,也对环境有好处,还常常能得到一种自由的感觉。有人甚至说这会让人上瘾。 我也遵循以上这个原则实践并总结出以下几条购置物品的经验: 01.不买或少买塑料制品 因为它既不环保,也不健康,用起来没有任何质感。同时,颜色鲜艳或色彩过于强烈的东西也大多不在我的选择范围内,用久会生腻。 02.不买超市促销或买赠的商品 说实话,很怕进入满眼SALE的商超,这会令我产生一种选择障碍。可能一不小心就因为某件商品促销而买多了,结果却因为并不需要,而造成浪费。现在,我坚持促销的商品除非是日常消耗很快的东西,否则即便再便宜,我也不会买回家让他们面临可能用不完被扔掉的处境。买赠的东西,一般赠品都不会令人太满意,我也不会冲动消费。 *03.衣物购买要“加一减一” 近一年来,我买衣服的数量在逐渐减少,反而更注重现有衣物的搭配。偶尔为了改善心情买2-3件,而只要买回来一件衣服,我就会从家中处理掉一件不怎么穿的衣服。也就是“不增加”原则。这样避免衣物越积越多。 04.实在想买东西的时候,用食品来替代 女性大多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想购物,我就是这样的。但自从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来,我会劝自己尽量不要在这个时候买什么大件或占空间的东西,因为这类消费大多是买回来就立马搁置了。以购买食品来替代会好些,食品大部分会在短时间内消耗掉。 *05.网络购物需在购物车里多放放 网络购物便捷,很容易就买回一堆后来证明根本没用的东西,以前的我就是这样的。现在,我的原则是实在喜欢的东西先放在购物车里,一段时间以后再去看看,仍然觉得很喜欢,也无其他替代之物,再决定是否购买。这样一来,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最后可能从购物车里清空了。与前面第2点的理念相同,我也几乎不参加各类网站的购物节活动。冲动消费只会带来悔不当初。 家的美学 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北欧的极简主义和日本的禅意美学都有阅读和感悟。两者都崇尚留白,清静和素简。这样的家居,不仅能给身心灵以合理的调适,更能让人有安静淡泊之感。 01.鲜花的点缀 我经常在买菜的时候,买几枝鲜花回来插入花瓶,让心情立马好起来。鲜花既能调节心情,也能让家里的色彩更加丰富。我常买的花除了雏菊,乒乓菊,马蹄莲,洋牡丹,还有剑兰,或者是龙舌兰。偶尔碰上稀有花材,或少有的颜色,也会捧上几枝回家。我买花的习惯是不喜多,三五枝即可,太多的花材拥挤在一起会显得瞭乱,且对每朵花的生长也不利。除了购买鲜花,其实每次出去踏青游玩的时候,采回来的花果树叶,或是路边偶见喜欢的枝叶,经过一番处理,也是很美好的装饰。 洋牡丹的花瓣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家中有棵“大树”,全家人在她的庇护之下。 路边树上采的两片叶子,觉得形状特别可爱,就带回家做成标本贴起来了。 干树叶有一种Wabi-Sabi侘寂之美 02.瓜果装饰 觉得购买鲜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的话,那么,用瓜果装饰也一样自然而不失美观。有时一筐瓜果摆在家中,不逊于一束鲜花,让人有一种丰收的感觉,心情也很舒畅。 小桔子都有了小表情,可爱的不得了。 条纹瓜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03.自然之物的温度 我喜欢自然之物,因此家具选用了实木制。想想从木材,到做成一件家具,到达使用者手中,带着木材的呼吸和生命力,每件实木制品都有着完全不同的纹路,历经岁月的沉淀,而慢慢烙下使用者的印迹,变得日臻美好。对于日常用品,我也偏爱竹编或藤编一类的天然手作之物。这些手作之物,充满了人与自然的亲和感,我也愿与她们一起感触时光的缓缓流逝。 热爱自然如我,喜欢这类返璞归真的物件。 老爸包的粽子,和他人长得一样英俊。 喜欢实木家具,找了很久,才选定可以定制尺寸,简洁却不失设计感的MUNA木纳家具。喜欢木材的纹理。 04.香薰安神 搬到新家以后,开始喜欢上香薰的味道。我在MUJI买了香薰机和各种味道的香薰精油。每天可以随心情调换使用。晚上睡前开一会儿,淡淡的松柏香或迷迭香立马就让心静下来,起到安神的作用。此外,散发香气非百合莫属,也是我家中的常客。 除了收纳和整理,对于入住一年的新家,想再浅聊两点令我引以为傲的装修设计心得。 01.功能区分比面积更重要 其实我们的新家面积上并没有原来大,搬来是纯粹为了小孩上学路近。但在设计装修的时候,我用了一点点心,把不怎么大的空间功能做了精细的划分,这样一来,现在的面积虽然小了,但是功能分区却比原来多了,不但我们仨每人都有自己的书房,而且互不打扰,且利用率很高。 02.带腿的家具更显空间大 我无意间选的家具都是有着细长腿的,连床也是如此。后来证明简直太适合我家了!因为家具不拖地,所以产生了视觉上的空间延展感,不仅显得面积大了,而且完全没有卫生死角,每天擦地的时候会连床下,沙发下一并清理,这样再不会出现那些隐藏着的灰尘、细菌和真菌了。而且家里亮堂堂的,时时有一种清爽利落的感觉,心情也变得更愉悦。 怎么说呢,我家的家具们有点儿像舞女, 都有着细长的腿儿~ 还有一点就是我家选用的都是低矮家具,这样既不会产生压迫感,同时也能看到大面积的白墙,十分开阔。桌上的这款BUYDEEM饮水机也是相当的推荐,每次出沸水只是一杯的量,杜绝千滚水,有益健康。 说了这么多,对新家,我心中唯一略有遗憾的是,客厅当时为了更好的采光,选用了大理石地板,虽然没什么不好,但随着审美的变化,以及对木材质感的偏爱,我对木地板更加情有独钟。但显然,这已很难实现,只有留待未来吧~ 以上是新家入住一年我所总结的对于家的思考和感悟。希望给自己留下印迹的同时,与诸君分享。如果您也热爱生活,热爱家,崇尚简洁与美,请一起交流分享。 希望小家越养越好~ 小桌子+MUJI的日式沙发是我特意规划出来的一个功能区。坐在上面休闲,听音乐或看看书都不错。 最后,推荐我闲暇时读过的一些收纳及生活美学的相关书籍,每本都认真看了,有些甚至加了注脚或便签。可谓用心至极了。 下篇预告:不确定时间,也许会来总结一下我的快手美食菜单。 Jadeyang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jz/2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的品位就是你的选择东鹏瓷砖
- 下一篇文章: 典藏版瓷砖背景墙,尽在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