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马蹄对身体有许多好处,有位患者就去买了一些,顺便给张郎中邮寄了一包马蹄粉。

看着厚厚的一大包,我感慨万千。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里,没有什么零食吃,马蹄这玩意,又是蔬菜,又是水果,比较容易吃到。

很怀念那时候一边玩着任天堂红白机,一边吃老妈切在盘子里的水煮马蹄了,就跟现在人没事嚼个口香糖差不多。

有一段时间,迷恋上一个叫沙罗曼蛇的游戏,你扮演一架小飞机,在枪林弹雨中闯关灭敌,从一开始第一关都冲不过,到后来一条命可以过好几关,越玩越溜,越溜你就会越嗨。

有一个休息日,我照常嚼着马蹄捋着手柄,玩沙罗曼蛇。

那天可能有些什么事情,需要出门了,老爸就过来叫我。

我当时玩的正兴奋呢,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随口回了句:等我西特(死掉)!

话音刚落,只听见“啪”一个大嘴巴子,嘴里的碎马蹄“噗”,全飞了出去,紧接着就是游戏机掉在地上重启的声音:小霸王其乐无穷啊!

小时候的很多事情已经模糊了,唯独这件事情,记忆犹新。

马蹄因为扁圆形的外形而得名,真名叫荸荠(biqi),但是这两字太生僻,发音也有气无力,叫不响,现在通称马蹄了,而我们江、浙、沪一带的人把它称作地栗。

因为甘甜多汁,清脆爽口,马蹄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别看它小小的个头,马蹄的淀粉含量很高,不光拿来做菜,当水果,饥荒的年头里,完全可以拿来充饥,在适宜马蹄生长的池沼、水田环境里,马蹄的亩产量可以达到-公斤。

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概念,不要紧。我们的水稻亩产量是公斤,直到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山后,目前我们的水稻亩产差不多在公斤左右。

因此在盛产马蹄的湖广地区,分别爆发了两次著名的起义,第一次是推翻王莽新朝的绿林起义,第二次就是大家熟知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全国老百姓都饿的拿不动锄头的岁月里,这些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在山泽里挖掘大量的野荸荠充饥,储备了跟中央政府抗衡的硬实力,太平天国早期的名将,都是老广西人,个个战斗力爆表,张郎中高度怀疑,是不是啃马蹄啃出来的。

在这些温暖多湿,水量充沛的地区,马蹄的生长异常的旺盛,所以它有很好的排热祛湿效果,被人们美称为“地下雪梨”,再加上它甘甜生津,补充气力的特点,又被称为“江南人参”。

虽然叫做“江南人参”,它却特别适合北方人食用,尤其是黑、吉、辽、内蒙一带的朋友。什么道理呢?

张郎中自己是上海人,发现东北朋友来到我们这里以后,非常不适应南方的空气湿度,一到冬天,他们特别受不了上海的湿冷,那种钻到骨头里的冷,真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可是一到夏天呢,他们又特别受不了这里的热,又湿又闷热的空气,让他们烦躁抓狂。而马蹄清热利水排湿的特点,正好可以帮助他们清理体内的内环境,调整他们这种又怕冷,又怕热的“怪异体质”。

想象一下,在那闷热燥渴的炎炎酷暑中,一杯清凉爽口的冰镇马蹄水,简直打爆了观音菩萨净瓶中的杨枝甘露水!

因为马蹄甘甜,富含淀粉的特点,会生成葡萄糖,许多糖尿病人,吓的不敢吃。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糖尿病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身体内血糖高,而是人体没有办法把过剩的能量,变成生活中必须的体能,于是就成为血糖堆积在身体内了。

这一类的病人,往往人没有力气,经常口渴,干不动什么体力活,特别不耐冷热,也属于张郎中上面提到的“怪异体质”之一。

马蹄清热利湿,益气生津的特点,恰恰可以改善他们的体质状态,让他们变得有活力起来,血糖自然也就降低了,现在研究也已经证明可以运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请注意张郎中的用词,辅助治疗!有些人听人说话只听半句,往往容易走极端,辅助治疗不等于治疗,以前曾经宣传过南瓜替代主食可以辅助治疗糖尿病,结果许多病人拼命的去吃南瓜,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实在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气不打一处来。

所以糖尿病人,偶尔来几碗柔滑的马蹄爽,又何尝不可呢?

不仅仅是糖尿病,许多慢性病,马蹄都有相当好的改善作用。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营养过剩的时代。

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长期摄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堆积了各种过剩的能量,中医把这种状态称作“湿热”体质。

许多人的身体,就像易燃易爆的巴尔干火药库,周围还堆满了油桶。

外面有个风吹雨淋,家里,职场来点恼火的事情,随时随地都能把你引爆了,爆在肺就是肺炎,爆在肝就是肝炎,爆在胆囊就是胆囊炎,诸如此类,随君任选。

而马蹄清热利湿,釜底抽薪的作用,可想而知,它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预防作用了。

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说马蹄能够预防流行病,很简单,你体内垃圾减少了,病毒细菌袭来的时候,点不着你这堆火而已。

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马蹄中含有一种“荸荠英”的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跟中医的观点,几乎不谋而合。

最后值得补充的一点是,马蹄中的磷元素,在根茎类蔬菜中含量极高,而磷又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有极大的裨益。整天满头出汗,汗渍黏腻,爱喝水,又怕热,人却偏偏长不高的娃娃们,不尝试一下,会不会有点可惜呢?

有的人跟张郎中反应,马蹄实在太难吃了,那种渣渣的口感,让人很不舒服。其实是他没有吃到好的品种而已,马蹄大致分为猪荸荠和羊荸荠两种,猪荸荠皮厚色黑肉硬,水分少,嚼起来木渣木渣,口感很柴,效果就更不用提了。真正好的马蹄,叫做羊荸荠,皮薄光洁,色淡紫,多汁软脆,口感极爽,随便你怎么搭配,都非常好吃。

桂林山水甲天下,人尽皆知,桂林马蹄,无出其右者,知道的人就要少很多了。桂林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温差变化不大,唐代大诗人杜甫甚至写诗“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盛赞桂林的气候,这样的环境给马蹄的生长,提供了极佳的环境。

文坛巨匠鲁迅先生,曾经给他广西的朋友写信中提到,你们桂林产的马蹄,实在是美味,可惜我没机会过去,现在在上海,只好吃吃本地产的上海小马蹄,过过嘴瘾了。

说了那么多马蹄的优点,难道这东西这么灵光?当然不是这样的,没有绝对好的东西,马蹄本性甘、寒、许多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的人就不适宜吃了,这类人胃口较差,肠胃经常着凉,拉肚子,吃的东西稍微凉一些,就会涨气,嗳气,可能就无福消受了,先把肠胃养养好再说了。

张悟本因为绿豆封神,最后被爆打,张郎中可不想因为荸荠被踩成真正的马蹄饼。

好了,准备带儿子出门。这家伙又在那里玩《恐怖奶奶》了。

还敢跟我说,等他死了,再出门。

火气真的是蹭一下就上来了,真想一个大嘴巴子扇过去。

咦,等下,恐怖奶奶的眼睛怎么那么像剥了皮的马蹄呢?

不想打儿子了,此时此刻,我只想吟诗一首。

《神经后》

仿唐·孟郊《登科后》

昔日耳光不足炫,今朝逗比聊荸荠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招捋尽江南火

你若言我乱扯皮,吾本世间一神经

不信尔可点链接,自证寻常算你牛

你我皆神经,生在人世间

wode

相关文献参考:

《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芘而食之,更相侵夺。

《采凫茨》:朝携一筐出,暮携一筐归。十指欲流血,且急眼前饥。

《本草纲目》:吴人种以之沃田。

《瓜蔬疏》:荸荠吴中最盛,远货京师,为珍品,色红嫩而甘者为上。

《泉州本草》:荸荠绞汁治咽喉肿痛

《成方便读》:温邪虽属无形,恐内有痰滞,荸荠可以消导之。

《随息居饮食谱》:荸荠甘寒。清热、消食、醒酒、疗膈、杀疳、化铜、辟蛊、除黄、泄胀、治痢、调崩。

张郎说医

入你心扉者,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jz/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