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总编辑:安建功

主 编:郑海军

朗诵:聪慧美编:张瑞杰 校对:卫娟

故土元素里的情感轨迹

●赵黎

这些天,闲暇时一直读李河新的散文集《我的西行漫记》,许多文章眼睛常常为之一亮,心情一直无法平静,我仿佛看见一种别样的情怀和思恋的乡音气息跃然纸上。那乡恋的枝头开满了万紫千红的花朵,所流露的强烈芬芳,使人不觉神往。在不经意间,触碰到我的心灵,触碰的刹那,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我被静谧包围着,倾听着来自灵魂的天籁。李河新虽然已在河南生活多年,也经历了更多的人与事,但新疆故土赋予的灵性,依旧在作者心中汩汩流淌。他是用一颗纯洁真挚的心,回忆他十六岁之前时在新疆度过的青葱岁月。那是一个多梦的年龄,一颗顽皮好动的心在生命的花季雨季得以尽情释放。也许青春的风铃已随风远去,但是那留在生命时光里最美好的声音一直响彻在李河新耳畔。所以,他于年从河南重返新疆,重温故里,写出了这本散文集《我的西行漫记》。这是作者带给读者的美好,带给自己对青春岁月的无限回味。似乎让读者看到阳关之外的无限风情,看到西域疆土文化的厚重,也让读者听到了随风飞舞随水而去最终化为天涯浮萍的那些落花流水的声音。在李河新这本《我的西行漫记》的散文集里,无论长篇短章,新疆、时代、人民、风俗、景色始终是他写作的主旋律。他热爱新疆更热爱那里的民俗,热爱草原更热爱那里的文化。他的散文集里的文章几乎遍布整个新疆。他写了天山、草原、湖泊、河流、库尔勒、那拉提、果子沟、吐鲁番、戈壁滩;在沙漠之夜听马头琴之歌,在大巴扎打起手鼓唱起歌,在伊犁河畔上品尝哈密瓜,在“英吉苏”点燃月下的篝火,在毡房里享用手抓饭、在胡杨下看半个月亮爬上来;他咏叹新疆的牧人、歌手、渔夫、果农、套马的勇士、放牧的俏姑娘……上下古今,四面八方,无所不写。而贯穿这些瑰丽多彩、斗奇争艳的篇章里的,是一颗赤子之心。他笔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不刻心刻意讲究写作的精巧,只把握文章的有感而发。实在地表达着对新疆的爱意、对新疆的恋情。作者在文中通过真实的事实、经验和细节,来呈现生活,表达情感,表达对故乡新疆和亲人友人的热爱。“能够把散文写得动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热爱自己所描写的对象,感情不真挚,不到非写不可的时候,就写不好。”(《冰心论创作》)。李河新这本《我的西行漫记》的散文,求真求实,不做作,不掩饰,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于事。他无论写亲人、友人、景观、民俗、风情,都坦诚率真,倾注了浓厚的情感,这就是散文真实情感的艺术力量所在。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发乎于情。只有把散文写实了,才有真,才有心,才有情的参与。散文的写作最怕落入公共话语的俗套之中,李河新的散文,语言读着是很美的,美在朴素清新,风趣幽默。“不雕琢,不假借,不著色相,不落言辁”,平平道出,意态自足着力于恢复生活本身的趣味性丰富性和多元化,以真实的生活化的细节和经验,建构起散文真挚的情感基础,赋予散文以丰富的血肉,支撑起散文内部精神流动的河床和气势。犹如清水出芙蓉,自然天成。透过李河新的散文集《我的西行漫记》,让读者再次看到在新疆许多神奇的故事,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风情的、生态的等,这些故事增强了这部散文集丰厚的思想内蕴和鲜明的新疆特性。在《祖国边陲一朵花》,历史上著名的“天马之乡”伊犁,在作者笔下,涌动着新疆古往今来的几千年的历史风云:“自西汉以来,伊犁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见证了张骞出使西域、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远嫁乌孙、成吉思汗西征、左宗棠收复疆土、林则徐治水、锡伯营大西迁等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共同孕育了伊犁河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开放文化、屯垦戍边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伊犁近现代文化,形成了一体多元、独具特色的边疆民族文化。”作品把历史上发生的系列故事,娓娓道来,形成了诗意起伏的文字图景,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很遥远又很美的新疆文化和故事。在反映新疆人文生活的散文如《夜宿蒙古》中:“月亮爬上山边,朗朗的睛空,繁星闪烁,我竟无睡意,便轻轻地走出帐篷。朦胧的月光里,几个的蒙古包还闪着光亮和声息。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心想,这才是草原的本来面目。不料想又遇见正在烤羊肉串的巴特,巴特问我为什么不休息,我说想一个人走走。也许呆在草原太久的缘故,巴特便邀请我一起喝酒。我推辞着,但蒙古人的热情实在无法让我拒绝。”在文章的表述中,作者明智地舍弃了临摹鲜花盛开的草原,古老神秘的喀纳斯湖夜景,羊鸣马欢叫的原始况味,没有陷入景象的多情滥情,在人文亲情上着重留墨。写法上虽较为传统,但在叙与议之间转换简洁,多寡有度,收放自如。猿声不啼,轻舟过山,村庄依旧在,几度乡情浓。表现民族风情和生态的散文如《古城沉思录》、《奇绝仙境果子沟》、《小镇铁干里克》、《夜宿卡拉水库》、《戈壁地窝子》等,在一个又一个的风情浓郁、色彩鲜明的故事中,反映了新疆这片土地的神奇、美丽和丰富,这些作品都很有看头,可读性较强,特别是对外地读者,颇有吸引力,在思想境界上,增添了沉郁凝重的审美品格。我赞赏李河新这些文章里的文字。古人云:情生文,文生情,情至而文至。在李河新的散文集《我的西行漫记》里,无论叙事议人,还是写景抒情,李河新都投入了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这是一种带温度有维度的文字,是对故里实相发出的会心微笑。作者简介

赵黎,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世界行河南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煤矿文化艺术理论协会副主席,上千篇文学作品散见于国内各大报刊,先后获过中国“牡丹奖”、河南“牡丹奖”、“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中国报告文学一等奖”等奖项。

朗诵简介

年5月生于河南平顶山市,本科学历,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诗词研究会会员,曾出版诗文集《石榴花》《金银花》《水锦花》《含笑花》《山百合》等作品。热爱朗诵艺术。

(向上滑动看内容)

河南社区网“社区文化”栏目

“新文学青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jz/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