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村外故事的起源
故事,是人自身历史发展的一种记忆形式,有口头传颂下来的,有文字记载下来的,还有通过演绎出来的,不管以哪种方式流传的故事,它们本身都是人们所拥有的经历和财富。 接下来,我所要讲的故事发生在偏远地区的某个小村庄,住在村子里面的人,村民都是王姓一族,即使有外来人或移民者,也会随之换掉原本的姓,改为王姓,所以村子里不存在外姓。 清晨,炊烟袅袅,太阳初升,整个村落在阳光照耀下轮廓那么清晰,显得那么的落魄,村上村下随处可见低矮的砖瓦平房,参差不齐的分布着,屋后一排排小山丘,山丘中间是王姓家族的祖坟地,以此为分界,左边是一片竹林,竹林里面有村民用石头随意搭建的猪圈,茅草搭建起来的牛栏,看起来还挺是那么回事,没有什么不和谐,右边则是一片茶树林,每年茶子成熟,村民都来这片茶林采茶子,茶树生命力比较顽强,采完茶子也从不需要打理,就让它们任意生长,明年又可以结果实了。在村庄前是一片大鱼塘,这是公家的,每年的十一二月份,每家每户都会出一个劳力清鱼塘,抓大鱼,这也是村里每个孩子最爱最兴奋的事情,每年都特别期待这个日子快点到来。往前一点,是村民私有的小鱼塘,这些都是将一小块田四周围高,挖深建成的,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椭圆形的,村民春季时分都会放小鱼苗,等到年底长成,好抓起来过年,小鱼当然不会这么孤零零地成长,有荷花,水草,水角笋陪伴,甚至还有马蹄莲,如果我是画家或诗人,也许能作一副美景,或吟一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篇吧。 大小鱼塘由一条小河贯穿,这条小河是当年大家还在公社的时候从大江引流的,从河流最开始的地方起,农田区都在其各个恰当的位置做了多条支流,尤其是雨水较少的月份或干旱时分,这些小支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小河经过鱼塘正处于村子的中间位置,村里人为了方便出门,中段用石头搭建了一个小拱桥以不至于断了出门的路,拱桥上左岸边,几块老旧的墓碑,堆砌起来,做洗衣板之用,农妇们就这地方操起了洗衣洗菜的活,她们总是有说有笑,但总也不停下手中的农活。 往前再走一段路,就是村口,这里有一个大草坪,农忙季节,农家人在这里用围结(这是一门老手艺,师傅是花几天时间用竹片编织而成的密实网)铺晒稻谷,也是傍晚时候,过往的小学生和村里孩子耍乐的天堂,男孩子会在这抓蛐蛐,斗螳螂,女孩子就在这里跳皮筋,大家也会一起玩老鹰抓小鸡,这里就是一片他们童年最美好的天地。而草坪旁边建了个大仓库,那是公家的是粮仓,公社日子过后,就私有化了。村口前是条碎石大马路,这条路,是沿途村子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道路并不平坦,到处坑坑洼洼,下雨天路况更差,过往的车辆并不多,偶尔会有些解放牌大卡车装着一车泥土经过,也时不时来俩绿色小吉普,这可是配置给当时政府单位的高级资产。 王姓村庄,不知何时落成,靠着山,傍着水,创造着自己的历史,拥有着自己的底蕴,发生着自己的故事.......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pz/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马蹄莲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下一篇文章: 昆明鲜花批发9月7日鲜花直供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