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图片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在我们生存的这副皮囊下,究竟藏着怎么样的特质呢?是坚强的,有个性的,有渴求的,还是怯懦的,退避的,自我放逐的?

酷女孩

Coolgirl

今年的美国春晚超级碗可以说是创下了历史之最了,单从播放量上来看,在油管上就已经过亿,而且还献上了近十年来最震撼的中场秀。

作为美国电视观众观看率最高的电视转播,“超级碗”有刺激精彩的体育赛事、有大牌歌手开场唱国歌、有超级巨星的中场秀表演、还有堪称大片的插播广告,堪称全国性的狂欢。

但今年的这个美国狂欢盛宴上,有一个人引起了不少观众的注意。

要说“超级碗”最庄严肃穆的环节,那一定是唱国歌的时候。

之前有球队队员们在唱国歌时全部单膝跪地,其他人或是将右手放在胸前表达致敬或是安静伫立,今年基本也是如此,但除了一个人。

在歌手DemiLovato站在50码线高唱国歌时,有个女孩站在她的右前方,随着音乐手舞足蹈。

短而齐的刘海,大框金丝眼镜、发黑的唇膏色、黑色的指甲,一身像旗袍一样的银丝浅蓝透视长裙。

单这些都不算过于吸引眼球,直到她动了。

左边指一圈,右边食指从下向上也来一圈,嘟嘴鼓气,脸上表情也得跟上。

跟着宏大激昂的美国国歌《America,TheBeautiful》,她也激情洋溢的提气,下沉。

大幅度挥动的手臂上能看到简约的纹身线条,下垂的耳环随着她激动的演绎而摇曳,旗袍已经限制不住她仿若游龙的走势。

表情极其丰富,动作幅度略显夸张,真是越看越像...广场上练太极推手的大姨。

她这是在干啥呢?也太让人一头雾水了吧。

百思不得其解的看下去,试图在她陌生的动作中寻找有限的熟悉,哦,原来不是跳舞也不是演小品,是手语。

这个名叫ChristineSunKim(克里斯汀·孙·金)的女孩,是一个聋哑艺术家。

不过,说是女孩不太准确,她今年40岁,是个两岁孩子的妈妈。但她平时古灵精怪的样子,着实还像个小女孩。

Kim的手语翻译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端端正正的比划,她却是讲故事一样的画手语,也画声音。

别的手语翻译者让听障人士“听”到文字,她能让听障群体们“听”到音乐。

而在了解这个“画声音”的女孩之后,我们会发现:虽然她天生失聪并有语言障碍,但她活得特别酷。

“作为生活在有声世界的聋人,就像生活在异国他乡。”

对于Kim而言,声音这个东西,是她自生下来就陌生的存在。

什么是声音?不知道,她的世界是寂静的。

爸妈都是聋哑人,姐姐也是,她从小就被教育说“你的生活是没有声音的,也不应该有声音。”

她也一直把无声的世界当作是理所当然,但很显然,在社会上这是行不通的,她会因为无意识制造出来的声音太大而被责骂。

渐渐的,Kim敏感的意识到原来其他人是不同的,原来这个世界有声音,也有管理声音的社会规范。

于是,敏感的小孩学会了在人们睡觉的时候保持安静,学会了避免发出别人认为“不合适”的声音,比如:

不能摔门,吃薯片的时候不能把包装袋弄出噪音,吃饭的时候不要用餐具刮盘子。

哪怕她自己也不知道这些到底都是什么样的声音,但她知道这是“声音礼仪”,她小心翼翼的观察人们的对声音的回应并模仿,试探着迈出追寻“声音”的步伐。

听不到声音,也无法通过语言去交流,为了不和社会脱节,她只能寻求手语翻译者们的帮助。

“他们帮助我被人们听到。”

不过一直寻求着他人的帮助,那感觉就像借高利贷一样容易产生依赖,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自己是不是就会悄无生息的被世界遗忘了?

她反复琢磨着,一边警惕的注意着“声音”,紧张而急切地适应着“声音”,一边试图去寻找着出路。

人这一辈子,可以放弃很多东西,但最可怕的是放弃自己。被命运踹了一脚后,Kim没有因为自己的缺陷而自卑,她反倒更自信起来。

“我决定,重新改造声音的所有权。”既然上帝没有把“听到”的权利赋予她的耳朵,那么她决定把这个权力给身体上的其他部位。

声音可以触摸到,也可以看得到,还可以想得到。

她发现动作是可以看见声音的,比如在一家餐厅里,突然所有人都看向同一个方向,顺着他们的方向,她能看到地上有个碎掉的杯子。

她动用着一切的方式,去观察去想,她早就把小时候被教育“聋人听不到声音,也不需要声音。”一类的说词抛之脑后,她偏要“听到”声音,偏要“听到”更多的声音。

“声音既然可以剥夺我的一切,就也可以让我变得强大。”

而在某一天,她突然惊奇的发现,音乐和手语之间有着相似之处甚至是共通点。

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她踏上了创造一个崭新"声音世界"的道路。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不只是语言,还包含着语言里的情绪、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判断外界的标准。

这些理所当然的情绪附带是属于普通人的,但Kim也想要。

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多学科系后,她拿了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纯艺术系和巴德学院声音艺术学的双硕士,现在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做研究员。

她研究着各种信息系统利,用肢体语言、美国手语,语言解释、共振空间、音乐和图形符号...孜孜不倦的和声音打交道。

年,Kim在剑桥大学

她把自己锻炼的对声音十分敏感,“我熟悉声音,熟悉到不需要用耳朵都可以去经历。”

Kim喜欢钢琴,她可以通过音符、强弱符号去想象,她还可以感受节奏震颤和共鸣,然后用绘画、表演或者影像的方式再传达出来。

她收集着各种声音,制作成装置,她把声音画出来,以声音为主题曲画画。

虽然第一幅画只赚了美元,还是前男友的爸爸买的,但现在她的画已经在很多艺术馆里展览了。

除了画到纸上,她还能用肢体动作和表情一同“画”出来。

比如示意“未来”这个概念时,在手语里是手掌打开向前面划两个半圈,但Kim通过面部表情和手部作动改变原本的语境,能有种表述。

再比如表示“整晚”这个词。右臂划过度和左臂重叠是“整晚”。

但她颤颤巍巍的缓慢的让右臂完成和左臂的会和,就是带了小情绪的“漫漫长夜”了。

一个小小的动作改变意义都是不同的,面部表情在手语表达中同样很重要,表达一句话,需要动作加表情。

所以在“听”新闻的时候,看到手语翻译员们没有一丝变化的表情时,听障者们是非常不能理解的,尤其是在表达暴力冲突事件时,看着手语翻译员们面不改色,简直茫然极了。

这也是kim在超级碗上的表演表情丰富,动作夸张的原因,因为她在传达一首音乐,而不是仅仅是歌词。

她把手指当成和弦,在无声的世界里奏出了五彩斑斓的乐曲,她的脚下,往前延伸着的是无穷的符号。

而她在各地展览的很多作品,带所有人飞向了她们这个群体奇特而又美妙的世界。

《技巧游戏》(ChristineSunkim,GameofSkill),,魔术贴,磁铁,发声器,60秒音频文件

克里斯汀·孙·金于空白空间的个展“WithaCapitalD”()展览现场

但抛开艺术家这个身份,Kim就是一个很酷的女孩。她总是涂着像中毒一样颜色的唇膏,染着各种非主流发色,还纹了精致的小纹身,全凭喜欢。Kim还喜欢穿奇奇怪怪很锋利的衣服。在惠特尼的双年展上她就穿了一件半透明的绿色连衣裙,里面的内置袋上装满了玩具熊,这些柔软的小玩具让她心情很好。

她的风格就是不在意那些所谓的条条框框,做最特别的自己,当然,这也依赖于她强大的自信。

所谓的缺陷都不能给她的人生设限,其他人的眼光就更不能了。

去年她办了婚礼,没有盛大的婚礼现场,就在一个普通的街角,她和丈夫两个人手里拿着马蹄莲,抱着女儿开心的手牵手靠在一起。

一条下摆处有点蓬松的米色分层褶皱裙作为礼服,依旧是熟悉的中毒妆,熟悉的眯眼笑。

40岁的她,与丈夫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虽然已经是妈妈级的年纪,但她身上关于女孩的一切生机勃勃的想象都还在。

平时工作的时候,她也有点小怪癖有点可爱。比如她白天需要最少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才能真正开始工作,毕竟在她看来“多睡觉才是好的生活方式。”“我需要一个缓慢的早晨。”从早上10点到晚餐时间,她只会处理一些随机的事情,因为大脑还没开始运转。吃过晚饭后,屋子里收拾得干净又舒服了,她才能真正的开始工作。

出生时缺失的那一份感官,让Kim区别于普通人,但她自己从没这样觉得。

她不喜欢别人叫她残疾人艺术家,也不觉得有什么艰难,更不想因为这个身份而受到过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pz/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