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顽石rdquo李保田,
李保田74岁了,这些年他很少接戏,因为那些老头的角色都没有写出老年人的精彩。现在他一个人画画听音乐,就是最幸福的。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不老。 这个五一档,电影《寻汉计》上映,观众看到了久未出现在银幕的李保田。 如今74岁的李保田,在《寻汉计》中演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鹤发老人,帮外孙女“寻汉”。 不上节目,不接广告,不接戏,李保田似乎消失了很久。不接戏,是因为那些本子和老头的角色,没有新意。李保田坦然这次接了个轻巧的本子,饰演熟悉的小人物。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李保田说这些年找他的剧本,“只要一写到老头儿,要么是坐轮椅的,在养老院等待生命终结的,要么就是老年痴呆困在家里的,没有一个写出老年人的精彩。老人的精彩是什么?是经验!是生活阅历!在人物关系里,能产生爱与无私的;或者你也可以写坏老头儿,老人变坏了,坏人变老了,把他写真了一样的感人,但没有。” 李保田特别真,说真话,也较真,对他的事业,有激情。他性格里的倔强、“任性”,从打小和家庭、环境的对抗就能看出来。 在小学,李保田经常被罚站,“可是我并不觉得当时调皮,我也不打架”。 他被老师当成异类,被孤立。受不了那样的教育和老师,厌学情绪也很重。再加上父母觉得这个长子不争气,于是李保田就想躲了。 年,李保田13岁,执意辍学离家,去南京学柳子戏,他选择了“丑”行,因为“丑角”机智、活泼、滑稽,讨人喜欢。 父母都是干部,希望这个长子能成为大学生,学戏这件事让父母震怒。 和家里失去联系的四年里,李保田在戏班挨饿、挨打,被农村来的学徒排挤,闯过鬼门关,也拧着一股劲登过台跑龙套。 年,他决定考中戏的导演进修班,他拼命复习。如果没有进中戏,“我以后的路是什么样的,我没有(路)。” 李保田曾经在一档访谈节目里说:“在徐州时,我觉得徐州是一个井底,我必须去北京,到井沿上去,看广阔的世界。到了北京几年后,我发现北京是个更大的井底,还有更广阔的世界让我们去看。” 年,中戏毕业的李保田留校任教。但那个时候,他要拍戏才有收入。反映戏班生活的《闯江湖》是他第一部主演的电影。后来的《宰相刘罗锅》《神医喜来乐》是我们熟悉的李保田中年时代。再后来,他仿佛就消失了。 关于影视作品,李保田说:我能留下什么东西,其实是三个,《菊豆》、《警察“李酒瓶”》、《丑角爸爸》。 《菊豆》剧照 《丑角爸爸》讲述中国戏曲的今天和未来发展,有艺人的艰苦,李保田说:“这是我在戏曲团体待了好多年的实际经验,代表了我的艺术观我的人生观。” 消失的李保田在画画。 李保田喜欢一个人待着,“因为我有干不完的事儿”。 在家里,画画,听音乐,这是他如今最大的兴趣,远甚于拍戏。 只要醒了,房间里几个组合音响打开,“我耳朵不会闲着,从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到当代的肖斯塔科维奇,在哪个地方工作就开哪组音响。” “我觉得我挺幸福,大冬天的靠在窗户,靠南的窗户,支起大画板,太阳从我的后脑勺一直照到我的前脸,你在干你自己喜欢的事情。” 《自画像》铅笔年 李保田从小就自由画画,“我原来都是瞎画,画小人书,画刀枪剑戟,画坏蛋,不画好人,因为坏蛋好玩儿、生动”。上世纪70年代,他接触到了素描,写生。上了中戏,也经常画。 《自剪像》剪纸年 很多人觉得他的画有些怪,“我的画啥都不是,我和别人不一样”。这些画里,都是他丰富阅历的表达。 《羊头骨与马蹄莲》三联重彩-年 《百合》重彩 年,李保田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艺术画册《李保田作品》。这本3公斤重的画册,收录了近件绘画、雕塑作品,创作时间跨度超过30年。 李保田说:“我更看重我的美术创作,因为它比影视表演更自由更自我。” 《自画像》钢笔 (文中访谈资料来源:《新京报》等) —TheEnd— 图据网络 如侵立删 如果你也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pz/8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夕颜的小原流作品初等科本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