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30日讯梧桐落叶集结成长颈鹿,银杏树叶化作凤尾蝶,松针和松果团成了小刺猬,黄豆、绿豆、黑豆“开了个会”摇身变成大老虎……12月30日,江岸区新村小学的孩子们一觉醒来发现校园变成了“童梦森林”。原来,这是该校老师和“劳动小匠人”们送给大家的跨年礼物。

学生们拾捡落叶,折叠成花朵、蝴蝶。(记者向洁 摄)

大大小小的落叶花篮吸引了学生们围观。(记者向洁 摄)

30日一早,新村小学的孩子们如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轻快地步入校园,刚刚走过防疫通道就被眼前的一幕惊艳到,不禁引发“哇”声一片。只见梧桐树下,一只长颈鹿萌哒哒地立在草地上,近身一看,原来这是一个用梧桐落叶和废旧体育器械拼贴成的手工作品。长颈鹿的身边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花篮,里面的玫瑰花、马蹄莲、康乃馨还有蝴蝶都是用树叶折叠、缠绕而成的。在阳光的映射下,这些花朵和动物被镀上了一层神秘的金边,仿佛眨个眼睛就会活过来一样。

看到同班的“劳动小匠人”的作品被展示,小伙伴们鼓掌、点赞。(记者向洁 摄)

“你们快看,那边还有树枝、树叶做成的书柜、沙发、洗衣机、垃圾桶!”刚进校的孩子还没回过神,就被先到校的孩子拉到了教学楼下的“梧桐书吧”,这里不仅有孩子们喜爱的书籍,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衍纸作品展。相隔不远的“豆豆总动员”展示区,一二年级的孩子们用五谷杂粮设计出一系列别具匠心的画作,有黄豆、绿豆、黑豆拼的《虎年大吉》,有辣椒、红豆、小米做的《娃娃闹春》,还有大米、黑米、黄豆做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细腻缜密的手作相结合,令人赞叹。

“李铭轩的草木染学习记录单被展出了,按照上面的这些步骤就能用水果、花草做出漂亮的手帕、丝巾!”细心的学生发现这些带给自己奇幻体验的创意作品是出自身边的同学之手,兴奋之余也计划在元旦假期动手实践一番。

落叶集结成萌哒哒的长颈鹿。(记者向洁 摄)

“劳动小匠人”DIY的落叶花篮。(记者向洁 摄)

长江日报记者找到了被“喜大普奔”的李铭轩。小李同学介绍,许多花草瓜果都是天然的染料,比如菊花、板蓝根、橙子、葡萄、火龙果等等。这次他选取了火龙果,将果肉捣碎取汁,加上一些盐,然后将白色的棉布捆扎后浸入汁液中,静候几小时后将已呈紫红色的棉布取出,再用冷水将果粒残渣洗净,挂在阳光下晾干即可。“每一次尝试的效果都不一样,每个人染出的花样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有趣!”

银杏树叶做的花束。(记者向洁 摄)

该校副校长刘娟介绍,这场校园“超级变变变”是由各科老师带领部分“劳动小匠人”共同完成的。在辞旧迎新之际,学校启动“生态校园唤醒计划”,开展了“把课程种在校园里”特色活动。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分别通过“豆豆总动员”“草木染”“看见·落叶”等主题活动,从辨识花草树木、五谷杂粮开始,再通过参与收集、清洗、浸染、手工制作等劳动实践,让落叶、果皮、旧布等这些原本不起眼的材料在学生们双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劳动小匠人”积极参加“豆豆总动员”。(记者向洁 摄)

低年级学生作品《娃娃闹春》。(记者向洁 摄)

学生作品《虎年大吉》。(记者向洁 摄)

该校校长董琼表示,作为江岸区劳动教育基地校,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实践研究,让教育多一分自然生态,让教育回归童心、回归生活。今年,学校成功申报了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重点课题《跨学科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立足新的时代背景,构建跨学科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培养顺应时代的高素质劳动者。

(记者向洁通讯员杨国涛朱洁王慧)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zp/1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