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隔壁有一家花店,差不多和书店同时开张。我经常去花店买花,一来二去就熟悉了起来。

有一天花店的老板娘来书店喝茶,她说这个园区内最不赚钱的门店,都挤在一起了,其中的一家是书店,另一家就是她们的花店。

书店不赚钱,那几乎是当然的了。花店怎么也不赚钱呢?我记得德基广场负一楼的一家花店,一束花动辄就是一千多块。江宁的一个别墅项目,想请南京的一家当红花店做一组售楼处大堂插花,人家开出的价格是40万。

“真的不赚钱,我们全靠批发活着。”老板娘赌咒说,如果不是靠之前的老客户做批发,仅靠花店的零售,他们的花店坚持不了一个月。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人不买花。

这是真的吗?现在的男人不买花吗?你有多久没受到花了?

1

我很喜欢花。

十年前一场车祸,做了开颅手术,九死一生。术后的一两个月,自己基本下不了床,只能在护工的搀扶下,医院神经外科的走廊上慢慢走走。夜深人不静,病区里四下都是垂死呻吟的声音。从走廊尽头的玻璃窗看出去,青岛路伞状的路灯下,一树玉兰花像一群扑着翅膀的鸽子,仿佛挣扎着要活下去。

从此,我便喜欢上了花,无论什么样的花,都让我觉得精神,活力,优雅,多看一眼仿佛能吸收能量似的。哪怕是细小的阿拉伯婆婆纳,都让我觉得精致有精巧,淡蓝色一片铺满山野。更别提街头橱窗里那些大把大把的玫瑰和月季,简直像是按了静音的舞蹈和狂欢,来,爱我,爱我。

有一段时间,我每周在南大受训,晚上从广州路校门出来,坐地铁回家。出校门左拐便有一家花店,雏菊和桔梗很新鲜。我常常会花上两三百,买一束去坐地铁。在地铁站台上等着的时候,怀里的花束散发着朦胧的光。回到家插在餐厅或者卧室,当作给太太的礼物。

天气冷,但是还没有冷到开地暖的时候,一束桔梗可以在床头养一个多星期。我太太画了好多幅以花为主题的油画静物,其中一幅现在还摆在我们的床头。我在美术方面的学识不及我太太万一,但是她的花是我买的,她的油画仿佛也有我的一点点功劳。

鲜花让一个家庭显得有生气。不过我妈不喜欢花,她一生节俭,常常会抱怨我把钱浪费在买花上。最近几年,我和我妈的关系并不太理想,尤其是进入更年期后,她的许多行为都让我感到困惑和无力。

有一次,我在厨房忙活,我妈在收拾餐桌,桌上是我新买的一捧马蹄莲,矜持而傲娇。她踮起脚,偷偷地闻了闻白色的花苞,露出小学女生厌恶同桌似的神情,自言自语地说:这花不香啊,不过还是挺好看的。

接下来的几天,下班回到家,马蹄莲都已经换过了水,并且剪掉了开裂的底部。那是我妈做的,一个不喜欢花的更年期妇女,最终还是勤快地打理起餐桌上的插花。

是啊,有谁会不喜欢花呢?我带着女儿去看电影,秋冬天的路边有人卖勿忘我的干花,春夏季则有人卖小把的百合和月季。我常常会给女儿买一把,由她插在她自己的房间。

前几天在河西吃日料,店家在每道刺身的盘子里都装饰了蔷薇花。我选了其中的几支,归置在桌子的一角。临走的时候,女儿拿着这几支蔷薇,在夜色里一起回家。她把蔷薇举到我鼻子底下:爸爸,你闻闻,这花有鱼的味道,这是鱼国家的花吧。

2

鱼有国家吗?反正花肯定有国家。

比如进口的玫瑰,来自尼日利亚、厄瓜多尔或者保加利亚,最贵的时候要卖到三十块钱一支。在河西万达附近的几家花店,每每从保鲜柜里拿出玫瑰,都会一脸傲娇地说,我们这可是进口的!

于是,一捧花价格动辄大几百。省一点的话,选国内的花,比如桔梗雏菊向日葵,用好几层彩纸反复包裹,有的还要在根部放一块保水泥。价格也不便宜,两三百。回到家插花瓶的话,光拆包装纸就要费老半天劲。

所以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把鲜花列入了“没有必要的支出”选项中。除非是情人节或者纪念日,否则平常很少主动去买鲜花。

我问我太太工作室的一个小伙子,他有一个8个月大的孩子,你给你太太买过花吗?他想了想说,买过,追她的时候。噢,起码是两三年前的事了。

另外一位小伙子好一些,他在去年10月份他太太生日的时候,给太太买过一束玫瑰。这是他最近一次给太太卖花。

“现在我们都发红包,红包最实在。”一位女性朋友告诉我,包治百病,指的就是







































盖博士盖百霖
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zp/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