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02655.html

北方有一朵花,开在冰天雪地之中。

它一定是梅花了。古人就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今人更赞“梅花欢喜漫天雪”(毛泽东)。

其实,这尽是误会。

漫天的飞雪,诗人喜欢罢了,梅花哪敢喜欢。梅花其实是喜温畏寒的,当气温到了零下15度左右,它就无法生存、只有香消玉殒了。所以,梅花的家乡是在长江流域,而且更多的是在江南。

社会往往就是这样颠倒,畏寒的梅竟然以喜雪抗寒走红了一千多年,被宠着爱着,而让那朵真正的北方之花始终被埋没着。只是这朵被埋没着的花儿,似乎全然不觉,并不在意梅的热闹与自己的冷清落寞,依然带劲地绽放在北方的寒冷里。

冰封的江河还未消融,又有风雪在凌厉地肆虐。真是无望的北国,一切的生机似乎全被扼杀。

这时,它来了,从冻成冰块的地下来了,拱开冰封的大地,在一片萧飒里,探出绿萼黄顶的蓓蕾。那纤尘不染的瓣与蕊,娇嫩,柔弱,让人心生着无限的怜惜,如梦如幻间竟会怀疑它的真实。仿佛天下最清澈的眼睛,婴儿般地寻觅着也好奇着这个寒冷的世间。

跪下来挨近它,就有细微的似有似无的淡香,于心肺间游走。与它对视,良久良久,却见这清澈里,又会流动起调皮的娇羞与迷人的妩媚。

是的,真的是它,在这异常严峻的北国之冬,迎风冒雪,举重若轻地开着。我曾久久地思考,它当不是拱开而是撞开的大地,而且不是一次地撞,而是百次千次地撞击。它会感到撞击时的疼痛吗?或者会在一次次的撞击中受伤的吧?但是为了生长,为了怒放,它全然不顾了。

矮且小。拃把高的独枝上,举着仅够落下一只蜜蜂的小小的黄花。不是金黄,也不是橘黄,有一点点鹅黄的味儿,却又比鹅黄还要淡些,淡黄里又浸润着浅浅的绿痕。

仔细观察,真的有一枚花瓣的一侧,已经在风的摇晃里被冰凌割伤,这小花正在朔风里微微地颤栗着呢。但它硬是挺直了腰身,在这北国的冬季里,昂着头,举着爱也举着百折不挠的尊严,自由地开放着,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个沉默的已经被冻僵了的大地。

它知道,冻层再是坚厚,也厚不过大地,在它根部的底下,就有着永也不死的热流。

它是大地的女儿,有着土地一样热情而又慈爱的心肠。

虽然只有十来天的花期,却给整个冬季活跃起生机与希冀。哪怕在又冷又黑、漫长得没有尽头的冬夜,有它在,就有一线光明,如一豆灯,燃着。

黎明时分,连松柏都被积雪覆盖着,冻凝着,低垂着枝梢。只有它,半开的花瓣上顶着冰凌笑着,将一朵善善的暖意开放在人间,也将春的讯息透露给天下。是它,第一个带头撞开了冬之融化的闸门。凝视它,亲近它,就会听到春潮的涌动。

在这风雪弥漫的北国,它开在田野、山崖,开在枯叶丛里,开在农家的篱下,犹如一个个小小的俊俊的太阳。

可它又真真的普通,连护持的叶子,也是如胡萝卜缨一样的细碎平凡。犹如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没谁格外地去关爱,又总是被忽略与遗忘。

普通却能脱俗的小花,竟也习惯了忽略与遗忘,甚至更能独自享受忽略与遗忘。因为这样,便有了一个独立而又静谧的自己的空间,可哭可笑,可歌可吟。

生活毕竟是严酷的,还有苦寒在熬煎它,困顿在磨砺它,甚至还会有屈辱在考验它。有时,稍稍的妥协,或者能够改善一点生存的境况。可它却不,坚决地不,宁肯在风里雪里冰里寂寞里独自绽放。就是种子遗落在枯木或裸根的坑洼处,它也会以自己小小的身子,暖冰成水,发芽伸体,开出一朵小小的花来,暖和了周围也照亮着周围。

它让我想起英国诗人兰德的那些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没谁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德不孤,必有邻”,上天的眼睛总不会老是闭着。

这花,便默然地诠释着高贵与高洁,还有柔弱表象下隐藏的强大非凡的生命力。

谁能说,这种平凡中的高贵,普通中的高洁,还有苦寒中释放的暖意与清芬,不正是世上最为稀缺的大美吗?

数厘米、十几厘米的身躯,固然没有松柏的伟岸,也没有白桦的挺拔。可正是它与松柏、白桦一起,塑造了北方大地的骨骼与气节。还有,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让这粗犷莽苍的北方,有了一分可与南方媲美的迷人的柔情。

它,就是代表北方的那朵花——北方冬日里乡野间惟一的花朵。

它叫冰-凌-花。

作者简介:

李木生,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讲师团成员。写过万字的散文与多首诗,所写散文百余篇次入选各种选本,曾获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首届泰山文艺奖等。

相关链接:

晨…

晨事

一面

独立

冬荷

囚徒

绝望

走了

墨意

此刻

感动

那时

坎儿

换灯

烧纸

乱阵

空椅

走路

暖意

云说

想西藏

观晨云

夕照里

十字缘

小而低

小花儿

小水汪

波之心

荷之新

恩之感

朱槿缘

陈行甲

寇与奴

这张脸

见沙良

黄杨女

男子汉

老四婶

大姐夫

收菜……

白桦如梦

同学新月

渔鼓父女

无翅之梦

遥望梁山

秋日私语

冬夜听雨

冬荷之死

梅花小传

凯赛大桥

老井死了

混蛋莫雷

流水之声

一丝不苟

蜀地物语

七姊妹花

命运之印

师恩无价

甜菜疙瘩

鞠躬是爱

画与文学

赖非之趣

崖柏先生

新牙来了

多远是远

一滴时间

文人四死

师恩无价

孔林二月兰

金琥寻家记

长寿花开了

跑来的微光

天使与禽兽

儿子与母亲

两个庄稼人

再遇遇罗克

陌生的稔熟

风中的梧桐

草原捡石记

导游卢国强

治印的广春

龙骨生死记

疫后访友记

白色的紫薇

母亲的希望

小小马蹄莲

落叶的心思

年末的晚辉

今日的感恩

零星的心意

王蒙与方方

老舍的济南

林肯这个人总理说“简”

读书像什么?

《湖上书》序

孔子的这段话

耶稣死的时候

这棵秋天的树

北方有一朵花

瞭望乌拉盖河

黄裳的新与旧

简·爱的爱与憎

木心的一首诗

吉米新写的诗

被淹没的蜀葵

俺是一棵老柳

一个人的驰骋

爱国者李木生

在石头上刻字

拉皮诺埃现象

胡适说郭沫若

它与死亡对峙

迎面而来的脸

新月又在升起

我的三位母亲

再读《水浒传》

“勿忘我”与狗

尼山的那声啼哭

孔子最后的月光

伊卡洛斯的翅膀

说说胡适的体贴

乔羽的平民作派

济宁有个李木生

从大召广场看云

我的战友在武汉

酌磨堂里长春藤

至情至性李木生

一片秀美的乔木

岁月深处的油灯

蒙台梭利的光芒

夹在书中的桐叶

小时候的那个梦

呼和浩特的澄月

被囚禁的月牙儿

西西弗斯的月亮

今天的小月牙儿

在贾堌堆看星星

周凤羽先生小记

一名士兵的感激

那一个月零八天

遇到你是我的福分

由一蓬红叶想到的

“姚明石”的岁月

外国人心中的鲁迅

重读鲁迅《野草》

日月还干了点啥?

猛龙队打得真棒!

石头缝中的小松苗

森林之外的一棵树

雪芳的翠鸟及其他

塔吉克女子来俺家

甫志高与帕夫利克

青年们永远的朋友

一张照片上的时光

这竿生长的小竹子

与三朵黄月季相遇

读鲁迅的七篇文章

像李木生那样抉择

民间的时间与美学

一只小鸟喊我早起

有風有雨的夜裏……

被露水打湿的月亮

说说我的女同事们

贾爱兰:老公系列

今天,向花们致敬!

《咏蛙》与《题菊》

伤之康:一朵朱槿花

月光书:中国的月亮

12日上午的南池公园

读黄裳《为人民工作》

为山大“学伴”一辩

读好书及一个小书单

我心中那自由的天空

想念两位教授的时刻

高华论这个人的性格

耶稣之死的几个细节

狗儿都有各自的呼叫!

有眼不识的荷花木兰

与鹅掌楸相遇的时候

祝贺吉米十五岁生日

德国街头的“绊脚石”

再读鲁迅著作《呐喊》

听《阿兰胡埃斯之恋》

散文集《天地苍茫》跋

《聂绀弩全集》的封面

一株小灌木与它的影子

有些情意是不能忘却的

爱是李木生的文学之根

布赖顿硬糖与中国摇滚

重读鲁迅的著作《热风》

与劳动者平等贴心的哲人

美国抗疫中的两个微细节

一小片云趴在我的膝盖上

无言的延安和无言的峄山

孙宜才:李木生散文印象

张立国:李木生创作感悟

饱含着真情和热血的文字

今天,是他诞辰周年

王海青致李木生的九封信

年6月28日上午10点

怎么可以与爱与母亲为敌?

做个方圆好邻居(诗朗诵)

这套《朱自清全集》落户记

迟云诗集《纵情怀为马》序

雷达的评论与李木生的怀念

程相崧:我身边的那些作家

有关普罗米修斯的两个细节

这个契卡小人物阿尔特洛夫

余英时九十岁时的一幅书法

陈忠实留给中国作家的启示

我是燧人氏溅落的那粒火星

由方圆的两幢黑色大楼说开去

我的朋友今夜被隔离在状元楼

程相崧:读李木生《人之歌》

人之歌——重读司马迁《史记》

李木生散文集《天地苍茫》出版

我给一个中国汉字泡了一壶热茶

答《山东青年报》记者刘文玉问

NBA总决赛第五场的这个瞬间

齐长城:将历史与文化融进山川

发生在小北湖或太白湖的夏日恋情

清心照日月——记一洗堂主程宝源

叩响灵魂之门——李木生散文印象

“绝不干涉”加“限量版炸酱泡面”

以《论语》的精神看国足输给叙利亚

刘汉俊在李木生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精神民间的书写——李木生散文印象

芥川龙之介《戏作三昧》中的权力相貌

静者心多妙——浅析李木生散文《冬荷》

情感的浓度哲学的深度——小议木生散文

从人物开始言说——李木生散文研读之一

悲悯大地的深情:读李木生老师散文有感

深巷明朝卖杏花——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家乡的分量——从李木生看一个作家的责任

志在复得——李木生文集《天地苍茫》读后

向阔处开拓,向深处挖掘——有感于李木生的散文

用良知和激情叩问千秋——读李木生的历史文化散文

在爱与憎之间——为张九韶散文集《太阳味儿》所作序

午夜的阳光:刘永远在《李木生文学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诗的清流——读《壹拾年代:青岛——诗选》

抒胸中真情唱山水灵音——简评李木生先生散文集《午夜的阳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zp/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