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感谢张国钟老师精心选择与用心编辑,他不仅深懂文字写作,有一双睿智的识文辨文的眼睛,还懂得孩子们写作时最为需要的东西,能够三言两语便提纲挈领般点出文章的魂灵。与他素昧平生,却因文字而有着心灵的高度契合,珍藏这份缘并祝福他!

荷莛

昨晚又梦见它们,成了她们,仙子般在水上嘻戏,妙不可言。

发现它们的是夫人。这月的22日初午,阳光新铜般亮堂,在太白湖畔,走在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粉的花潮里。累了,坐在一片子湖北沿的石凳上,倦懒于暖而稍热的阳光中。突然,夫人惊奇地指着水面:看!果真,洗着阳光的水面有冬荷留下的荷莛,正千姿百态着,于深春的明彩里独自着黑灰,醒目异常,生动着别样的生命。

这是怎样的生命?虽走在逝去的路上,且让姹紫嫣红的闹春映照得简陋灰暗,更有藕上的荷芽正铆足了劲就要冲出水面替代它们——残荷之莛却浓缩了冬荷的全副精魂,不赴春潮,也不被大流裹挟,用分分秒秒的生命,创造世间独一无二的美、一种逆行之美。

静透的阳光与清谧的湖水,似乎重铸了荷莛,或折或弯、或倾或逸间,水上的自己与水中的自己,总将一个“残”字重生成完美。水上的一半真切如握,水下的一半空灵似梦。如握的松定竹虚,似梦的则晃动着无法穷究的神秘,可水上水下的它们又是那样地圆满着自己。那是怎样不可胜数的画图啊,每一个,都会让你不自觉地屏息静气又热血偾张于其间的神境。不去浩渺的母湖,却在小小的子湖间,展现的着生命的简朗舒阔。不是大而化之,而是耐得住细细端详,每一个都有着不能穷尽的自由呼吸的无限空间。在我七十岁的当尔,遇到它们,该是一种怎样的启示,或者竟是慈悲的佛意?万千的荷莛,不仅没有重复,更没有一丝塞滞,个个通透无比,即便是往日朔风凛冰中的折断,也在阳光与湖水中圆通成一个不可模仿的清洁而挚爱的生命。当然是要被冷落的,它们却欢愉地享受着这不被污染的寂寞。偶有莲蓬或悬于水面之上的荷莛,或淹在水下牵着荷莛;间有莲叶,则拥着莛伏于水下,梦深般地展开着。

婀娜的柳枝带着嫩芽在子湖边轻扬。一株鸢尾也从湖边的枯叶丛里探出着剑状的青绿。而展开着雪白尾翼从子湖上掠过的,则是一对灰鸽。有一颗心,只被这些逆行的荷莛吸引着。

昨晚的梦,我给夫人说,只是没说它们变成了她们。

云说

总也不老,且瞬息万变。

闪电为旗、重山峻岭般的乌云滚成雷鸣之势的时辰,瀑泻的急雨就是云的豪情了。而酿雪的彤云,该是郁积了多少不能言说的愤懑,才让布满着峡谷与峭壁的思绪,纷扬舞飞间大白于天下。只有春日之云,带着冬尾的薄寒与夏首的轻热,明亮起阳光的羽辉,却又不与地上的百花争艳。

最让我悦慕、或者干脆就说爱恋的还是秋云,高远、干净、轻灵,却又亲近、神通、素真。

处暑刚过,带着些凉意的风就将秋空擦拭得净透爽清,云便在天上撒欢了。云说,万里无云的天是空的、无趣的,有了云才显出晴的好与空的美。它在有无之间恣意变幻,从不沉湮,只有翱飞,解衣般礴,凌空蹈虚,每一处都是安顿伊卡洛斯的家园。没有“虚幻的圣物和偶像”(别尔嘉耶夫语),脞冗的心,只要肯抬头望它一会,就会闲静怡适起来。当然,邪恶的灵魂与秋云绝缘,它们是以烂泥与腐沼为生的泥鳅,又怎么能够看到秋云开成一天的白荷呢?更何况,秋云是有味道的,有幽泉的清冽山枣的脆甘与菊花的浅香。只是当秀盈的白云化为晚霞的绯红的时候,仔细地品品,又有着小村庄里母亲烧火做饭的炊烟的味道,袅袅地又贴心地直往心里头钻绕。卢梭问“为什么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而云不问,却生而自由无往不在自由中。

只是夜的云也不眠,它看着康德仰望星空的眼睛,也看见那位木双女子独醒的眼睛。就有露珠在草尖麦芒上晃烁,云,原来是会落泪的呀!我擎月如灯,但见魂影婆娑,可是云在大地上徘徊?

红海棠

这株红海棠离我太近了,就在阳台外的半米处,春分时节,万苞争萌、密密麻麻。

不是艳红,也不是粉红,是一种紫红。多少年了,红色已经被糟蹋在屈辱里。这株海棠,只悄悄地将春风一迎,便抖掉那些硬赋的恶俗,将红的高贵与热烈徐徐打开。

高贵里又隐含着逊卑。两只麻雀一前一后地飞落在海棠上,张望了一阵,还一下一下地啄食花粒。海棠也不厌弃,微笑着自己花与苞的繁茂,共同喜爱在晨光里。或者,海棠还怜惜麻雀们曾经遭逢的被全国围剿的劫难,就轻轻地嘱咐风别再惊动了它们。

坐在书房的靠椅上,松弛了心性,细细地品看近在跟前的海棠,心里有着小小的激动:这不就是一个盛装的新娘嘛!从哪家来?到谁家去?就涌动起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热烈而新崭,似乎感到连阳光都蹦蹦跳跳地前来瞧她。我还对太阳谝:白天你看她我也看她,晚上呢?你睡了我却还在看她。看她不为别的,就是想从她身上沾惹一些新鲜与热烈,好在我草木零落的迟暮之年里,多发几根新枝。我还外行地憨想:能否将松、柏树上嫁接上这个新娘一样的红海棠?

这两天降温,好在有这株海棠在窗外热烈着,提醒人们寒流就是寒流,不可能让一个季节倒行。这株当是垂丝海棠,网上介绍说她又名有肠花,思乡草等。在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曾将杨贵妃比作会说话的垂丝海棠,当然是爱她的美与善解风情。只是帝王的爱是有毒的,再是善解风情、“会说话的垂丝海棠”,也难免马嵬坡被缢死的悲剧。花草树木,可与人结缘,但是人要放任了它们的野性,甚至要好好体会与学习其自由的天性,尽可能长久地共享一起的时光。

等到大雪纷舞的时候,如果这个新娘一样的海棠,还在我的心里万苞争萌,那该多好。

小水汪

上卷

小水汪是急雨留下的,就在我楼前的消防通道上。

谁会想它的前生后世呢?小到连一平米都不到,还浅,浅得似乎露着黑的水泥路面。这都不当紧,特别是它的存在会特别短,不要说阳光,就是雨稍稍地一停,它就会很快消失于无形。

当然,更没有谁会欣赏它。大小的车轮在它身上自由地碾过,轻重的脚步在它的身上随意地踏过,它也不会发一声叹息。那么小而浅,谁会去想到躲避、甚至大多是不会发现它的存在吧?

但是,小水汪在呢。它开始地时候,一定会因为有着尘土而浑浊些。连阴雨,且又时急时紧地下,小水汪也就自省自淘得清澈了。清澈了也不招摇,还是没有办法起一点儿波澜,更没有一点儿虹彩。也不是它不招摇,怎么招摇呀,它身子底下就是那黑黑的水泥路,也就再难逃离这个黑色了。

特别是,消防的粗黄线,交叉着网住它,况且还有一个大大的“禁”字在它的身下。

下卷

小水汪真真地有着生命呢,它是长途旅行而来的天雨。

油画一般或黑或灰、或厚或薄、重重叠叠的云层,就在小水汪里藏着。嗬,小水汪里有着天空呀!不是它不能不敢发声,是它在细细地阅读着天空的云彩,并以自己细腻的脉搏欣喜地应和着遥远的电闪与雷鸣。

它更关心着大地上的事情。

身边的杂树花卉与小草,喜欢它,都将自己的身影投入在小水汪里,生机勃勃着。雨时停止的蝉鸣,也趁着雨歇的时机,向着小水汪唱开了。只有楸树槐树上的几只灰喜鹊不懂事,以为小水汪那多情的目光,要侵犯它们似的,“嘎嘎”地叫唤着。

小水汪还调皮得很,它知道它降落的方圆小区有个别的人好骂人、说脏话,就将这片楼群一栋栋地收藏,再一户户地查验,并用自己洁净的清浅,耐心地一个个消泯了骂人的机芽。

对了,还有那个大大的“禁”字,也让小水汪融了化了,融成了木木示,化作了宽容与柔韧的耐。林为众,示为将自然的天象告知于众。中国古代历史的“禁”字却几乎成了帝王的专用,“宫禁”、“紫禁”,禁止老百姓知道天象所垂示的真理实相,以便将他们的“霸道”混为“王道”以蒙骗百姓与天下(鲁迅语)。可爱的小水汪不管这些,虽小小的,却有着大大的坦白,映天照地。

小水汪很快就会没有了,甚至不会渗于地也不会蒸于天,没了就是没了。但是小水汪来过,存在过,这就妥了。

作者简介:李木生,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讲师团成员。写过万字的散文与多首诗,所写散文百余篇次入选各种选本,曾获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首届泰山文艺奖等。

相关链接:

晨…

晨事

一面

独立

冬荷

囚徒

绝望

走了

墨意

此刻

感动

那时

坎儿

换灯

烧纸

乱阵

空椅

走路

暖意

云说

出行

想西藏

观晨云

夕照里

十字缘

小而低

小花儿

小水汪

波之心

荷之新

恩之感

朱槿缘

陈行甲

寇与奴

这张脸

见沙良

黄杨女

男子汉

老四婶

大姐夫

天鹅歌

收菜……

影(诗)

白桦如梦

同学新月

渔鼓父女

无翅之梦

遥望梁山

曲阜孔庙

聆听孟母

男孩毛毛

秋日私语

夜读拾零

冬夜听雨

冬荷之死

蓼湖小荷

梅花小传

李白三题

凯赛大桥

老井死了

混蛋莫雷

流水之声

一丝不苟

蜀地物语

七姊妹花

命运之印

师恩无价

甜菜疙瘩

鞠躬是爱

画与文学

赖非之趣

崖柏先生

新牙来了

多远是远

一滴时间

一朵花开

文人四死

师恩无价

简说阎纲

鸟与森林

吉米很忙

辛丑早春

七十之雪

去见阿炳

滇行散记

探访呼兰河

孔林二月兰

金琥寻家记

长寿花开了

跑来的微光

天使与禽兽

儿子与母亲

两个庄稼人

再遇遇罗克

陌生的稔熟

风中的梧桐

几粒辣木籽

草原捡石记

导游卢国强

治印的广春

龙骨生死记

疫后访友记

白色的紫薇

方圆杏花开

母亲的希望

小小马蹄莲

落叶的心思

梦中的翅膀

优美的弧线

偶遇的时刻

年末的晚辉

今日的感恩

零星的心意

王蒙与方方

老舍的济南

林肯这个人午夜的阳光风筝的故事五厘米阳光本色刘大成头发哪去了?总理说“简”

读书像什么?

《湖上书》序

孔子的这段话

刘勰的浮来山

刘烨园的告别

耶稣死的时候

这棵秋天的树

北方有一朵花

瞭望乌拉盖河

黄裳的新与旧

回望羊山战役

绣线菊·陶渊明

简·爱的爱与憎

木心的一首诗

吉米新写的诗

被淹没的蜀葵

俺是一棵老柳

一个人的驰骋

爱国者李木生

在石头上刻字

拉皮诺埃现象

胡适说郭沫若

北方有一朵花

它与死亡对峙

马嵬驿的贵妃

迎面而来的脸

新月又在升起

我的三位母亲

偎着父亲过年

再读《水浒传》

生命是有光的

家家生日快乐!

“勿忘我”与狗

尼山的那声啼哭

孔子最后的月光

伊卡洛斯的翅膀

一缕阳光的播种

说说胡适的体贴

在哈佛遇到胡适

乔羽的平民作派

济宁有个李木生

从大召广场看云

我的战友在武汉

酌磨堂里长春藤

至情至性李木生

黎明牧牛夜明灯

一片秀美的乔木

岁月深处的油灯

蒙台梭利的光芒

夹在书中的桐叶

小时候的那个梦

呼和浩特的澄月

被囚禁的月牙儿

西西弗斯的月亮

今天的小月牙儿

在贾堌堆看星星

周凤羽先生小记

哑人赵建德小传

一名士兵的感激

那一个月零八天

融入三峡读长江

遇到你是我的福分

由一蓬红叶想到的

心是时光里的渡船

“姚明石”的岁月

外国人心中的鲁迅

重读鲁迅《野草》

日月还干了点啥?

猛龙队打得真棒!

石头缝中的小松苗

森林之外的一棵树

雪芳的翠鸟及其他

塔吉克女子来俺家

甫志高与帕夫利克

青年们永远的朋友

一张照片上的时光

这竿生长的小竹子

与三朵黄月季相遇

读鲁迅的七篇文章

像李木生那样抉择

李贯通的小说世界

袁世硕先生二三事

特别的诗人曹宇翔

民间的时间与美学

一只小鸟喊我早起

遥观冰岛火山爆发

新嘉驿的这个夜晚

有風有雨的夜裏……

被露水打湿的月亮

说说我的女同事们

贾爱兰:老公系列

好人的心总是美的

印象王松光(少磊)

今天,向花们致敬!

《咏蛙》与《题菊》

伤之康:一朵朱槿花

月光书:中国的月亮

12日上午的南池公园

走进《午夜的阳光》

读黄裳《为人民工作》

为山大“学伴”一辩

读好书及一个小书单

一株合果芋的死与生

寻找那把丢失的钥匙

我心中那自由的天空

这只现代主义的蜻蜓

想念两位教授的时刻

高华论这个人的性格

耶稣之死的几个细节

明朝是个很坏的朝代

生命的一瞬(外一首)

壶口瀑布写意(组诗)

狗儿都有各自的呼叫!

有眼不识的荷花木兰

与鹅掌楸相遇的时候

梭罗与他的瓦尔登湖

祝贺吉米十五岁生日

德国街头的“绊脚石”

再读鲁迅著作《呐喊》

听《阿兰胡埃斯之恋》

读李木生散文《棉花》

散文集《天地苍茫》跋

《聂绀弩全集》的封面

醒在乡野间的百年书缘

一株小灌木与它的影子

有些情意是不能忘却的

爱是李木生的文学之根

布赖顿硬糖与中国摇滚

艾伟德一生的九个镜头

卡夫卡、《城堡》、我们

重读鲁迅的著作《热风》

与劳动者平等贴心的哲人

独闯美国的武术家王安林

他是一座学校——赵明程

美国抗疫中的两个微细节

一小片云趴在我的膝盖上

无言的延安和无言的峄山

孙宜才:李木生散文印象

张立国:李木生创作感悟

饱含着真情和热血的文字

今天,是他诞辰周年

王海青致李木生的九封信

年6月28日上午10点

怎么可以与爱与母亲为敌?

做个方圆好邻居(诗朗诵)

这套《朱自清全集》落户记

迟云诗集《纵情怀为马》序

《马嵬驿贵妃》的思想深度

雷达的评论与李木生的怀念

程相崧:我身边的那些作家

有关普罗米修斯的两个细节

这个契卡小人物阿尔特洛夫

余英时九十岁时的一幅书法

陈忠实留给中国作家的启示

我是燧人氏溅落的那粒火星

《那一抹永远的乡愁》序言

在济宁“相遇”的李白与孔子

李木生点评《当代散文》新作

处纷扰而自静:李福林的兰花

由方圆的两幢黑色大楼说开去

我的朋友今夜被隔离在状元楼

哦……——我与吉米的同题诗

在苏轼为王朝云写下的文字中

程相崧:读李木生《人之歌》

人之歌——重读司马迁《史记》

李木生散文集《天地苍茫》出版

我给一个中国汉字泡了一壶热茶

答《山东青年报》记者刘文玉问

NBA总决赛第五场的这个瞬间

生存——画家陈我鸿的人生片断

齐长城:将历史与文化融进山川

发生在小北湖或太白湖的夏日恋情

清心照日月——记一洗堂主程宝源

叩响灵魂之门——李木生散文印象

陈寅恪的一首诗与胡适的一篇文章

刘云:听李木生老师讲散文及其他

“绝不干涉”加“限量版炸酱泡面”

以《论语》的精神看国足输给叙利亚

刘汉俊在李木生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木生笔下的女性世界——序与跋

精神民间的书写——李木生散文印象

芥川龙之介《戏作三昧》中的权力相貌

吴云鹏:读李木生《雪是不老的情人》

绿萝——读《我的一个年轻的朋友走了》

静者心多妙——浅析李木生散文《冬荷》

情感的浓度哲学的深度——小议木生散文

从人物开始言说——李木生散文研读之一

悲悯大地的深情:读李木生老师散文有感

再读李木生散文《微山湖上静悄悄》有感

深巷明朝卖杏花——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家乡的分量——从李木生看一个作家的责任

志在复得——李木生文集《天地苍茫》读后

不灭的火焰——读李木生先生《迎风之灯》有感

视角·主题·语言·结构:读李木生《渔鼓父女》有感

向阔处开拓,向深处挖掘——有感于李木生的散文

用良知和激情叩问千秋——读李木生的历史文化散文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读李木生《回望羊山战役》

在爱与憎之间——为张九韶散文集《太阳味儿》所作序

午夜的阳光:刘永远在《李木生文学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诗的清流——读《壹拾年代:青岛——诗选》

抒胸中真情唱山水灵音——简评李木生先生散文集《午夜的阳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fz/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