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误食有毒野生菌会中毒丧命:据有关资料记载,贵州的大型真菌有种,隶属属,44科,其中毒菌67种。由于野生蘑菇的种类繁杂,很多有毒蘑菇是目前我们尚未发现和认识的,加上部分有毒蘑菇与食用蘑菇从外观上很难辨别,每年因误采误食野生毒菌引起的中毒死亡事件在全省各地都时有发生。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中毒后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多样,发病潜伏期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或数天,其中以脏器损害型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

关于毒菌的鉴别:由于毒菌毒素复杂,一些关于毒蕈毒素的分析研究尚在进行中,目前还不能通过实验室检验对毒菌毒素进行确认,毒菌鉴别主要是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鉴定,而且需要相应专业的人员来进行。不要相信民间传说的用银制品、大蒜、米饭变黑等识别有毒野生菌方法。

关于毒菌的防控:毒菌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野生毒菌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因此,防控毒菌中毒最好的措施就是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自觉行动起来,不采摘、售买、食用野生菌!

发生误食野生毒菌中毒时怎么办?

进食野生菌后在数分钟到三天(72小时)内,如果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或有其他不适,要高度怀疑野生菌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医院治疗。并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菌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

2.在等待救治时,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筷子、手指、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咽部,帮助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加快毒素排除。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

3.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4.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菌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尽快将病人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治。

谨防有毒植物中毒

曼陀罗全株有剧毒,以种子毒性最强。一般食后2小时左右会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脉快、瞳孔散大、抽搐等,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石蒜根茎有毒,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如误食会导致中毒,轻者呕吐、腹泻,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商陆(又叫山萝卜)茎紫红者有毒,不能食用。如果误食会导致中毒,出现喉咙发痒、恶心呕吐、头痛、肌肉抽搐等中毒现象,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半夏(又名麻芋果)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

天南星全株有毒,中毒可致舌、喉发痒而灼热,肿大,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毒芹(又名野芹菜)叶像芹菜叶,夏天开白花,全棵有毒,花的毒性最大。误吃后恶心、呕吐、手脚发冷、四肢麻痹,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野胡萝卜(又名蛇床子、老公银)叶柄白色,根在幼苗时为灰色,长大后呈浅黄色,像胡萝卜。叶和根都有剧毒,误食后会造成死亡。

海芋易被误认为马蹄莲,全株有剧毒。皮肤接触汁液发生瘙痒;眼于汗液触引致失明;误食茎、叶引起舌、喉发痒、肠胃灼痛;恶心、呕吐、腹泻、出汗、严重者窒息,心脏麻痹而死。

断肠草(又名狼毒草)酷似金银花,全棵有毒,根部毒性最大。误吃后呕吐、烧心、腹痛,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牛皮消(又名隔山消)根含痉挛性的萝蘑毒素,中毒症状有流涎、呕吐、痉挛、呼吸困难、心跳缓慢等。根可毒杀老鼠和麻雀。

野生地(又名猪妈妈、老头喝酒)春天开紫红色花,有的带黄色。误吃后会导致吐、泻、头晕和昏迷。

曲菜娘子幼苗容易和曲麻菜苗相混,但是不能吃,要仔细辨别。误食后脸会发肿。

龙葵(又名野海椒、野茄子)果实有小毒。过量中毒可引起头痛、腹痛、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错乱,甚至昏迷。

乌头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有大毒。中毒症状为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头晕、耳鸣、言语不清及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腹痛腹泻等症状。

白屈菜(又名山黄连)全草有毒,并有强烈挥发性刺激性气味。中毒症状为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谵语、血压升高等。

毛茛(又名老虎脚迹、五虎草)全株有毒,尤其是种子有大毒。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及水泡,内服可引起剧烈胃肠炎和中毒症状。

以上植物有毒要知晓,切勿擅自食用!如需药用,听从医嘱!

农村自办宴席集体聚餐注意事项

农村自办宴席集体聚餐,是指农村家庭或非经营赢利单位举办的一次性就餐人数在50人以上,并主要由乡村民间厨师担任加工烹饪的婚丧嫁娶等各类聚餐活动。农村自办宴席集体聚餐活动数量多、规模大,存在加工场所不固定、设施设备简陋、操作流程不规范、食品原料采购渠道复杂、加工制作人员流动性大等风险隐患,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涉及面广、影响大;其安全事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农村自办宴席集体聚餐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农村食品安全负总责。要督促、指导村级落实农村集体聚餐(自办宴席)申报备案指导制度。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要对农村自办宴席进行检查指导,并要求农村自办宴席举办者、管事人员、承办厨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就餐安全,与他们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

二、农村自办宴席举办者、管事人员、承办厨师是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农村自办宴席举办者,有责任、有义务在举办宴席前2天提前向村(居)委会报告,填写《农村自办宴席申报表》,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从事集体聚餐的炊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身体健康,持有《健康证》,保持个人卫生。患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人员不得从事炊事工作。

三、农村自办宴席举办者、管事人员、承办厨师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就餐安全:一是严禁采购和加工野生菌、发芽马铃薯、四季豆等高风险类食品;严禁使用非食用盐(亚硝酸盐)及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等非食用物质;严禁采购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严禁生食畜禽类肉、血;严禁使用凉拌菜品;严禁饮用没有保证的“三无”白酒。二是到证照齐全的经营店(铺)采购食原料,并索证索票,保证食原料能追踪溯源。三是自办宴席场所卫生要清洁,不得有鸡、鸭、猪、狗、猫等家禽家畜进入;加工场所周围20米内无粪坑、猪圈、垃圾堆场、有毒有害等污染源。四是做好刀、砧板、桶、筐、抹布、锅碗瓢盆等用具的消毒工作。五是厨房要有防蝇、防鼠、防尘和冷藏冷冻设施。六是所有米饭菜品实行每样克以上,48小时留样制度。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怎样才是正确的食品操作方式?在此,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注意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安全第一要点:保持清洁

  病菌广泛存在于泥土、水、动物和人体中。手、抹布、厨具,尤其是案板,都携带病菌。食物与之稍有接触,就有可能被污染,从而致病。因此,要做到:

●洗手是保持清洁的重要步骤。洗手可以去掉手上大部分病菌。有实验证明,85%的病菌可经流水洗手去掉,经用肥皂水搓洗可去掉95%的病菌。洗手时,用热水和肥皂洗手有助于消除油脂、细菌和污垢,应注意手指尖、指甲、大拇指、手腕和手指之间的清洗。

●清洗餐具时,必须要明确“清洁”和“消毒”的区别。“清洁”是物理性清除污垢和食物残渣的过程,“消毒”是消毒或杀死细菌的过程。清洁用具最好不要使用海绵,而使用布、毛巾等清洁用具。消毒用具可将5ml家用漂白剂与ml水混合成消毒液,用于餐具、台面、抹布的消毒。

●备制食物时应清洗餐具,以免细菌的生长。餐后应将剩余食物刮到垃圾桶中,用热水和清洁剂一起清洗餐具,用干净布或刷子清除食物残渣及油腻,用干净热水冲洗餐具,用开水和消毒液消毒餐具,让餐具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用干净的干布擦干。

●动物(猫、狗、老鼠、鸟、蟑螂、苍蝇及其它昆虫)会将病菌带到食物和厨房台面上,在无法确保厨房完全没有

动物的进入的情况下,做饭前要清洗并消毒处理厨房台面和厨具,将食物盖好或存于密封容器中,盖严垃圾桶盖、定期清除垃圾。

安全第二要点:生熟分开

  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禽、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能含有病菌,在备制和存放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因此,在整个食物备制过程的所有环节,都应保持生熟分开。这一环节应当注意:

  ●购物时,保持生的肉、禽和海产等食品与其它食品分开。

  ●在冰箱中,生的肉、禽和海产应存放在熟食或即食食物的下面,以免交叉污染。

  ●食物应存放在带盖的器皿中,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浸泡过生肉的水不要溅到烹饪过的或即食食物上。

●清洗盛过生食物的盘子,用干净盘子盛放熟食。

安全第三要点:彻底加热食物

适当烹调可杀死几乎所有的危险细菌。研究表明,烹调食物达到70℃有助于确保安全食用。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四季豆、肉末、烤肉、大块的肉和整只的禽。四季豆中所含的皂素和雪球凝聚素,具有红细胞凝聚作用,如果加热不透,毒素不能被破坏,会引起中毒。整块肉的中心部分往往不滋生细菌,大多数细菌是在肉的外表面。但是,对肉末、烤肉或禽来说,它们的内外部分都有细菌。因此,我们应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在制备汤或炖菜(煲)时要煮沸,确保温度达到70℃。煮肉和禽类食物时,确保汁水是清的,而不是淡红色。最好使用食物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熟食二次加热时,要彻底热透。

 安全第四要点: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把温度保持在5℃以下或60℃以上,可使细菌生长繁殖速度减慢或停止。防止细菌滋生,应做到:

 ●剩饭菜应及时冷却并存放。快速冷却方法:将食物放在敞口盘中;大块肉切成小块;食物放入冷而干净的器皿中。

 ●每次备制少量食物,以免剩下饭菜。

 ●不要在冰箱中存放剩饭菜超过3天,重复加热最好不超过一次。

 ●食物化冻应在冰箱中或冷的环境下进行。

 ●微波炉解冻食品之后应立刻烹饪。

安全第五要点: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安全”是指水和食物中不含可以致病的病菌和无有毒化学物。因此,我们在购买或使用食物时应注意:

 ●挑选新鲜和卫生的食物,不购买损坏或腐烂的食物。

 ●在食用前使用安全卫生的水进行清洗是关键。

●不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发芽马铃薯;不生食畜禽类肉、血等高风险食品。

●不把非食用物质错当成食用物质食用,如亚硝酸盐等;

●注意食物的保质期,不食用过期的食品,不食用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tiliana.com/mtljz/8864.html